()
(ɡǔ)
  • 词语:

    鸦鹘

  • 拼音:[  yā ɡǔ  ]
  • 注音:一ㄚ ㄏㄨˊ
  • 五笔:AHTG MEQG

鸦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鸦瑚”。

⒉  鸟名。性凶猛,古代常用以助猎。

引证解释

⒈  见“鸦瑚”。

⒉  鸟名。性凶猛,古代常用以助猎。

《全元散曲·柳营曲·题章宗出猎》:“白海青,皂笼鹰,鸦鶻兔鶻相间行。”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笼养》:“今 白下 富豪之家,侠少之士,往往笼畜禽虫以供耳目,代博奕。畋猎则有黄鹰,有鸦鶻,有鷂子。”

鸦鹘(ya gu)同音词

  • 雅诂[yǎ ɡǔ ]1.犹训诂。 2.指训诂著作。
  • 雅骨[yǎ ɡǔ ]1.指超俗之气质。
  • 雅鼓[yǎ ɡǔ ]1.打击乐器﹐舞蹈时用以打出节拍。
  • 雅故[yǎ ɡù ]1.素心﹔素愿。 2.故旧﹐旧友。 3.雅正的训释。
  • 牙鼓[yá ɡǔ ]1.衙门前设置的鼓。供开衙升堂或百姓喊冤之用。
  • 厓谷[yá ɡǔ ]1.山谷。 2.犹鸿沟。比喻隔阂。
  • 崖谷[yá ɡǔ ]1.山崖﹑山谷。 2.喻指严峻的气度。
  • 衙鼓[yá ɡǔ ]1.旧时衙门中所设的鼓,用以集散曹吏。
  • 讶鼓[yà ɡǔ ]1.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 迓鼓[yà ɡǔ ]1.宋元时民间乐曲名。官府有衙鼓,民间效其节奏,讹作迓鼓。宋周密《武林旧事.宫本杂剧段数》有《迓鼓儿熙州》。 2.指俚俗的曲调。

鸦鹘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