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
()
  • 词语:

    蹈厉

  • 拼音:[  dǎo lì  ]
  • 注音:ㄉㄠˇ ㄌ一ˋ
  • 五笔:KHEE DGQ

蹈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形容舞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舞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孔颖达 疏:“初舞之时,手足发扬,蹈地而猛厉。”
《史记·乐书》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蚤蹈厉於儒官,晚委蛇於从臣。”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一:“不但整千整百的男青年奋发蹈厉地参加抗战工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蹈厉(dao li)同音词

  • 道礼[dào lǐ ]1.规矩;礼数。
  • 道里[dào lǐ ]①指路程:道里漫长。 ②泛指长度距离:路途不能以道里计。
  • 道理[dào lǐ ]1.事理;事物的规律。 2.规矩;情理;理由。 3.处理事情的办法﹑打算。 4.阐扬称说某种教义。 5.道术;法力。 6.道里;路途。
  • 道力[dào lì ]1.因修道而得之功力。
  • 道笠[dào lì ]1.道士戴的斗笠。
  • 盗骊[dào lí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 2.泛指良马。
  • 盗例[dào lì ]1.《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 刀砺[dāo lì ]1.小刀和磨刀石。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 2.专指磨刀石。
  • 导吏[dǎo lì ]1.担任前导的小吏。
  • 蹈利[dǎo lì ]1.犹求利。

蹈厉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