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nɡ)
  • 词语:

    丝绳

  • 拼音:[  sī shénɡ  ]
  • 注音:ㄙ ㄕㄥˊ
  • 五笔:XXG XKJN

丝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丝编之绳。

⒉  指钓丝。

引证解释

⒈  丝编之绳。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絶。”
《宋史·舆服志三》:“﹝﹞以金饰版侧,以白玉珠为旒,贯之以五采丝绳。”

⒉  指钓丝。

《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 把丝绳抛下,没十来句话的工夫,就有一个杨叶窜儿,吞着钩子,把漂儿坠下去。”

丝绳(si sheng)同音词

  • 死生[sǐ shēnɡ ]1.死亡和生存。 2.犹言盈亏﹑消长。 3.杀生。 4.偏义复词。指生命。 5.偏义复词。指死亡。
  • 死声[sǐ shēnɡ ]1.衰微之音。
  • 嗣圣[sì shènɡ ]1.称新继位的皇帝。
  • 嘶声[sī shēnɡ ]1.马鸣声。 2.犹言声音沙哑。
  • 司声[sī shēnɡ ]1.负责听察民情之官。
  • 司绳[sī shénɡ ]1.负责颁行法令。 2.主持纠察的官员。
  • 思省[sī shěnɡ ]1.省察;考虑。
  • 四生[sì shēnɡ ]1.佛教分世界众生为四大类: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鸟鱼鳖;三﹑湿生,如某些昆虫;四﹑化生,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
  • 四声[sì shēnɡ ]古汉语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总称。由古四声演变而来的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叫四声。
  • 四圣[sì shènɡ ]1.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2.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尧﹑舜﹑禹﹑汤。 3.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伏羲﹑轩辕(黄帝)﹑高辛(帝喾)﹑禹。 4.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大戴礼记.保傅》载,成王中立而听朝,周公常立于前,太公常立于左,召公常立于右,史佚常立于后。"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 5.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唐代肃宗﹑代宗﹑德宗﹑顺宗。 6.医家称黄帝﹑岐伯﹑秦越人(扁鹊)﹑张机为"四圣"。清黄元御着医书有《四圣心源》﹑《四圣悬枢》等,见《清

丝绳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