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nɡ)
  • 词语:

    儒行

  • 拼音:[  rú xínɡ  ]
  • 注音:ㄖㄨˊ ㄒ一ㄥˊ
  • 五笔:WFD TGS

儒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⒉  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⒊  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引证解释

⒈  儒家的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

《礼记·儒行》:“哀公 曰:‘敢问儒行?’”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瓛 则 关西 孔子,通涉六经,循循善诱,服膺儒行。”
鲁迅 《坟·寡妇主义》:“这种言动,自然也许是合于‘儒行’的罢。”

⒉  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唐 刘长卿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诗:“贾生 年最少,儒行 汉 庭闻。”

⒊  谓斯文地慢步行走。

汉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儒行(ru xing)同音词

  • 儒硎[rú xínɡ ]1.秦始皇既焚书,恐天下不服,乃密令冬月种瓜于骊山陵谷温暖处;瓜结实,诏博士诸生往视,因填土杀之。事见《史记.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汉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后因以"儒硎"谓读书人遭受的浩劫。
  • 辱行[rǔ xínɡ ]1.指污秽的行为。
  • 入行[rù xínɡ ]1.乐曲演奏第一遍。行,乐章。
  • 入幸[rù xìnɡ ]1.谓得到君主的宠爱。
  • 蠕行[rú xínɡ ]1.虫爬行。

儒行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