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词语:

    乌犀

  • 拼音:[  wū xī  ]
  • 注音:ㄨ ㄒ一
  • 五笔:TNN NIT

乌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⒉  皂荚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引证解释

⒈  犀牛的一种。皮可为甲,角可为器具、饰物,又可入药。亦指乌犀的角或其制品。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之二:“乌犀白紵最相宜。精神出,御陌袖鞭垂。”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苏軾、文与可 杂画,用……乌犀或玛瑙轴。”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一折:“磨铁角,乌犀冷;点霜毫,玉兔秋。对明窗,沧海龙蛇走。”

⒉  皂荚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皂荚》。

乌犀(wu xi)同音词

  • 五怸[wǔ xī ]1.土质细而润泽的中等土壤。
  • 五溪[wǔ xī ]1.地名。指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一说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汉属武陵郡,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 五席[wǔ xí ]1.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缫席﹑次席﹑蒲席﹑熊席。
  • 五细[wǔ xì ]1.指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五类人。
  • 浯溪[wú xī ]1.溪水名。在湖南省祁阳县西南。唐诗人元结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峿台,亭曰吾亭,与浯溪并称"三吾"。 2.借指形胜之地。
  • 武戏[wǔ xì ]1.古代球鞠﹑骑射﹑手搏角力等游戏。 2.以武功为主的戏。与"文戏"相对。
  • 乌戏[wū xì ]1.同"呜呼"。 2.叹词。
  • 巫觋[wū xí ]1.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后亦泛指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师。
  • 诬系[wū xì ]1.捏造事实陷人于罪。
  • 无析[wú xī ]1.谓完善,没有分散﹑损耗。

乌犀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