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词语:

    裼袭

  • 拼音:[  tì xí  ]
  • 注音:ㄊ一ˋ ㄒ一ˊ
  • 五笔:PUJR DXYE

裼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

⒉  指穿着礼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礼服之制:袒外衣而露裼衣,且不尽覆其裘,谓之裼;不裼,谓之袭。盛礼以袭为敬;非盛礼以裼为敬。

《礼记·表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郑玄 注:“不相因者,以其或以裼为敬,或以袭为敬。礼盛者,以袭为敬,执玉龟之属也;礼不盛者,以裼为敬,受享是也。”
孔颖达 疏:“行礼之时,礼不盛者,则露见裼衣;礼盛之时,则重袭上服。是行礼初盛则袭衣,礼不盛则裼衣,是裼袭不相因也……其行礼之时,或初袭而后裼,或初裼而后袭。所以然者,欲使人民无相褻瀆使礼相变革也。”
唐 白居易 《沿革礼乐策》:“以玉帛俎豆为数,以周旋裼袭为容。”
明 归有光 《王天下有三重》:“至於冠、婚、丧祭、燕射、士相见之礼,可得而议也,所以周旋裼袭,升降俯仰者,圣人能议之而不能为之也。”

⒉  指穿着礼服。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他看了,连忙道‘请’。

安公子 早已裼袭而来。”

裼袭(ti xi)同音词

  • 剔犀[tī xī ]1.漆器名。
  • 梯希[tī xī ]1.犹梯己;私下。
  • 缇袭[tí xí ]1.犹什袭。谓用赤色缯把物品重重包裹起来。《后汉书.应劭传》"宋愚夫亦宝燕石"李贤注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父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之以特牲,革匮十重,缇巾十袭。客见之,俯而掩口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后因谓郑重珍藏为"缇袭"。
  • 涕欷[tì xī ]1.流泪叹息。
  • 惕息[tì xī ]恐惧而不敢出声息:内心惕息。
  • 厗奚[tí xī ]1.古县名。汉置,属渔阳郡。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内。
  • 体悉[tǐ xī ]1.体念而知其衷曲。 2.犹体恤。
  • 体惜[tǐ xī ]1.体谅爱惜﹐多指上对下或长对幼而言。
  • 体系[tǐ xì ]1.若干有关事物或思想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裼袭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