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ūn)
  • 词语:

    浮筠

  • 拼音:[  fú jūn  ]
  • 注音:ㄈㄨˊ ㄩㄣˊ
  • 五笔:IEB TFQU

浮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玉的彩色。

引证解释

⒈  玉的彩色。

《礼记·聘义》“孚尹旁达信也” 汉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晋 王嘉 《拾遗记·蓬莱山》:“有浮筠之簳,叶青茎紫,子大如珠,有青鸞集其上。”
唐 元稹 《出门行》:“求之果如言,剖出浮筠腻,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亦以指竹。 唐 陆龟蒙 《双吹管》诗:“长短截浮筠,参差作飞凤。”

浮筠(fu jun)同音词

  • 伏军[fú jūn ]1.埋伏的军队。
  • 府君[fǔ jūn ]①汉代称“太守”: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②汉魏后对人的尊称: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③唐以后子孙对先世的敬称:府君,我曾大父城武公兄弟行也。 ④对神的敬称:泰山府君。
  • 覆军[fù jūn ]1.覆灭全军。
  • 夫君[fū jūn ]1.《文选<九歌.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刘良注:"夫君谓灵神﹐以喻君也。"后遂以"夫君"指君王。 2.称友人。 3.妻子称丈夫。
  • 副君[fù jūn ]1.太子。
  • 傅君[fù jūn ]1.对太傅的尊称。
  • 抚军[fǔ jūn ]1.谓太子从君出征。 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 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
  • 辅郡[fǔ jùn ]1.即畿辅。

浮筠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