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ōu)
  • 词语:

    不偷

  • 拼音:[  bù tōu  ]
  • 注音:ㄅㄨˋ ㄊㄡ
  • 五笔:I WWGJ

不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苟且;不懈怠。不浇薄;不轻佻。

引证解释

⒈  不苟且;不懈怠。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俗教安,则民不偷。”
贾公彦 疏:“偷,苟且也。”
《荀子·王制》:“使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

⒉  不浇薄;不轻佻。

《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邢昺 疏:“偷,薄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敬慎威仪,示民不偷。”
薛综 注:“《毛诗》曰:‘敬慎威仪,视民不佻。’ 毛萇 曰:‘佻,偷也。’”

不偷(bu tou)同音词

  • 部头[bù tóu ]1.宋代伶官乐师﹑教坊属下各部的头领。 2.指一部书或一部丛书的篇幅卷帙。
  • 捕头[bǔ tóu ]1.巡捕的头目。
  • 埠头[bù tóu ]1.码头。 2.船行。
  • 步头[bù tóu ]1.埠头。水边停船处或渡口。步,用同"埠"。
  • 怖头[bù tóu ]1.谓迷失真性而惑于妄相。语本《楞严经》卷四:"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怖走。"

不偷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