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ànɡ)
  • 词语:

    仪仗

  • 拼音:[  yí zhànɡ  ]
  • 注音:一ˊ ㄓㄤˋ
  • 五笔:WYR WDYY

仪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flags,weapons,etc.;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引证解释

⒈  指用于仪卫或赛会的武器、旗帜、伞、扇等。

《晋书·五行志上》:“王敦 在 武昌,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五六日而萎落。”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太子纳妃》:“皇太子纳妃,卤部仪仗,宴乐仪卫。妃乘厌翟车,车上设紫色团盖……四马驾之。”
《三国演义》第八回:“﹝ 董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彪》:“少无赖,尝衝突 固原 提督仪仗,提督命杖於辕门。”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⒉  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国语辞典

⒈  仪卫用的器具。古时帝王、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戎器、卤簿仪仗。」
《三国演义·第八回》:「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⒉  担任仪卫的军队。

《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上》:「朔望受朝及蕃客辞见,加纛、槊队,仪仗减半。」

仪仗(yi zhang)同音词

  • 一章[yì zhānɡ ]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
  • 一掌[yì zhǎnɡ ]1.一个手掌。多用以喻微小或独力。
  • 议章[yì zhānɡ ]1.指原情议罪的法规。 2.评议词章。
  • 乙帐[yǐ zhànɡ ]1.《汉书.西域传赞》:"于是广开上林……兴造甲乙之帐,络以随珠和璧,天子袭翠被﹑凭玉几,而处其中。"颜师古注:"其数非一,以甲乙次第名之也。"《汉武故事》:"帷幕垂流苏,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御。"后因以"乙帐"指天子燕息之所。帐,帷幕。
  • 议长[yì zhǎnɡ ]1.代表议会﹐主持议事的主要负责人。在资本主义国家﹐凡采用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议长大多由多数党提名﹐经全院选举产生﹐或由参加议会的各政党领袖协商确定。上议院议长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有的由特定的政府高级官员兼任﹐有的则由选举产生。有的国家宪法规定﹐在国家元首因故不能视事或死亡时﹐议长可代行总统职权。
  • 移仗[yí zhànɡ ]1.谓天子出行。
  • 移帐[yí zhànɡ ]1.迁徙篷帐。多代指军队转移。
  • 翳障[yì zhànɡ ]1.障蔽。
  • 翼张[yì zhānɡ ]1.谓如鸟展翅。形容分布貌。
  • 仪章[yí zhānɡ ]1.仪节。

仪仗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