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ànɡ)
(wánɡ)
  • 词语:

    象王

  • 拼音:[  xiànɡ wánɡ  ]
  • 注音:ㄒ一ㄤˋ ㄨㄤˊ
  • 五笔:QKE GGG

象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

⒉  佛教语。喻佛或菩萨。

⒊  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引证解释

⒈  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

《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⒉  佛教语。喻佛或菩萨。

《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⒊  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沉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象王(xiang wang)同音词

  • 向往[xiànɡ wǎnɡ ]因敬仰羡慕而希望能得到或达到:一心向往|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 向望[xiànɡ wànɡ ]1.向慕想望。
  • 乡往[xiānɡ wǎnɡ ]1.向往;专心想望。乡,通"向"。
  • 乡望[xiānɡ wànɡ ]1.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 2.指家乡门第。
  • 象网[xiànɡ wǎnɡ ]1.见"象罔"。
  • 象罔[xiànɡ wǎnɡ ]1.亦作"象网"。《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一本作"罔象"。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2.不真切;模糊不清。
  • 项王[xiànɡ wánɡ ]1.指项籍。秦末下相人,字羽。从叔父梁在吴中起事,梁败死,籍领其军。秦亡,自立为西楚霸王,继与刘邦争天下。后汉王用张良﹑陈平计,围籍于垓下,至乌江自刎。见《史记.项羽本纪》。
  • 想望[xiǎnɡ wànɡ ]①希望:少时的纯真想望。 ②仰慕:想望其风采。
  • 相王[xiànɡ wánɡ ]1.互称王。
  • 相忘[xiānɡ wànɡ ]1.彼此忘却。

象王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