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
(ɡuǎn)
  • 词语:

    箫管

  • 拼音:[  xiāo ɡuǎn  ]
  • 注音:ㄒ一ㄠ ㄍㄨㄢˇ
  • 五笔:TVH TPN

箫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引证解释

⒈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代昇天行》:“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罗邺 《春风》诗:“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簫管声。”
郁达夫 《与江郎对饭座上口占》:“南楼簫管沉沉夜,絶似 秦淮 五月天。”

国语辞典

⒈  箫与管。

《诗经·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
《文选·潘岳·藉田赋》:「箫管嘲哳以啾嘈兮,鼓鞞?隐以砰礚。」

⒉  单管的箫,即竖笛。

《乐府诗集·卷六三·杂曲歌辞三·南朝宋·鲍照·升天行》:「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箫管(xiao guan)同音词

  • 小官[xiǎo ɡuān ]1.职位低的官。 2.旧时官吏对己的谦称。 3.旧时店里的年轻伙计。犹言小店倌。 4.犹男妓。 5.旧时用以称一般男青年。 6.称男孩子。
  • 小冠[xiǎo ɡuàn ]1.古代高度广度皆逊于一般的冠。 2.称闲时所服的便帽。
  • 校官[xiào ɡuān ]军衔的一等。系中等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校、中校、少校,有的还设大校。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和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
  • 校贯[xiào ɡuàn ]1.核点经费。
  • 效官[xiào ɡuān ]1.授官。 2.引申指做官。
  • 萧关[xiāo ɡuān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2.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箫管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