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zhì)
  • 词语:

    坐制

  • 拼音:[  zuò zhì  ]
  • 注音:ㄗㄨㄛˋ ㄓˋ
  • 五笔:WWF TGM

坐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轻易制敌。

⒉  引申指占据有利的地势。

引证解释

⒈  谓轻易制敌。

《魏书·于栗磾传》:“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自可驱致御前,坐而制之。”
《新唐书·孙儒传》:“儒 焚仓隤垒以来,粮尽将为我禽。若劲兵背城,坐制其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公孙五楼》:“彼侨军无食,可以坐制。”
明 刘基 《答宣大巡抚吴环洲书》:“但得二虏搆衅,则在我可以坐制。”

⒉  引申指占据有利的地势。

坐制(zuo zhi)同音词

  • 坐支[zuò zhī ]1.一种财经制度。(1)清制,凡各省﹑道﹑府以下官俸﹑役食﹑铺兵工食﹑驿站料价等,都摊征于民,编入地丁征收,到支用时,就在编征项下支付,称为"坐支"。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惟是州县养廉,大者无过千两,盖与坐支各款,均属办公不可少之费。"(2)民国政府曾规定,机关单位经财政部同意,可以从其征收的税款中支付一部分抵充支出,称为"坐支"。1936年停止坐支制。(3)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现金管理的企业单位,在银行的同意下从自己业务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的一种方式。我国政府《中央金库条例》第四条规定:凡一切国家财政收
  • 坐致[zuò zhì ]1.轻易获得;轻易达到。
  • 左秩[zuǒ zhì ]1.较低的职位。
  • 佐治[zuǒ zhì ]1.辅佐治理。
  • 作直[zuò zhí ]1.谓以直道立身行事。
  • 作止[zuò zhǐ ]1.犹作息,起居。 2.指言谈举止。
  • 作制[zuò zhì ]1.创立制度。
  • 作治[zuò zhì ]1.谓使天下太平。 2.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
  • 作置[zuò zhì ]1.设置,建立。

坐制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