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词语:

    牧圉

  • 拼音:[  mù yǔ  ]
  • 注音:ㄇㄨˋ ㄩˇ
  • 五笔:CTY LFU

牧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

⒉  指养牛马的人。

⒊  指牧地;边境。

⒋  饲养牲畜。

引证解释

⒈  牛马。借指播迁中的君王车驾。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牧圉?”
杜预 注:“牛曰牧,马曰圉。”
《旧唐书·杜让能传》:“沙陀 逼京师, 僖宗 苍黄出幸。是夜 让能 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 让能 谢曰:‘臣家世歷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扞牧圉,臣之幸也。’”
明 张煌言 《北征录》:“众以 李将军 无兵,恐虏骑突至,则无以捍牧圉,留余保障。”

⒉  指养牛马的人。

《左传·襄公十四年》:“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暱。”
《后汉书·第五伦传论》:“然而君子侈不僭上,俭不偪下,岂尊临千里而与牧圉等庸乎?”
唐 欧阳詹 《唐天志》:“日月星辰,亦天之器物也;神祇精灵,亦天之牧圉、臺隶也。”
明 刘基 《宝林同讲师渴马图歌》:“莝秣失时,罪在牧圉。”

⒊  指牧地;边境。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鴈门 之北, 羌 戎 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纵其梟骑,惊我牧圉。”
《旧五代史·周书·孔知濬传》:“知濬 抚士得宜,人皆尽力,故西疆无牧圉之失。”

⒋  饲养牲畜。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罗宏信》:“罗宏信 初为本军步射小校,掌牧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少年又以家口相失,夜无僕役,患不解牧圉。 王 因命僕代摄莝豆。”

国语辞典

⒈  饲养马的人。

⒉  放牧牛马的场地。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不有行者,谁扞牧圉?」

英语翻译

horse breeder, pasture for cattle and horses

牧圉(mu yu)同音词

  • 目语[mù yǔ ]1.以目示意达情。
  • 牧渔[mù yú ]1.比喻榨取掠夺。
  • 母语[mú yǔ ]1.一般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本民族标准语或某一种方言。 2.一种语言演变出多种语言,这一种语言便是这多种语言的母语。
  • 踇隅[mǔ yú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 沐雨[mù yǔ ]1.犹淋雨。多形容旅途艰辛。
  • 沐浴[mù yù ]1.濯发洗身。泛指洗澡。 2.旧时婚丧礼俗之一。 3.蒙受;受润泽。 4.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 募俞[mù yú ]1.指人体胸腹部的募穴和背脊部的俞穴,皆为脏腑经气结聚输注之处。俞,通"腧"。
  • 墓域[mù yù ]1.墓地,墓区。
  • 木鱼[mù yú ]体鸣乐器。木制。通常为团鱼状,中空,张口,以利共鸣。用小木槌击奏。原为佛教法器,用于礼佛或诵经。后用于民族器乐演奏。
  • 木禺[mù yú ]1.木刻的人像。

牧圉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