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ɡ)
(jiā)
  • 词语:

    鸣葭

  • 拼音:[  mínɡ jiā  ]
  • 注音:ㄇ一ㄥˊ ㄐ一ㄚ
  • 五笔:KQG ANHC

鸣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管乐器。葭,通“笳”。

⒉  吹奏笳笛。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乐器。葭,通“笳”。

汉 张衡 《西京赋》:“发引和,校鸣葭,奏《淮南》,度《阳阿》。”

⒉  吹奏笳笛。参见“鸣笳”。

《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鸣葭戾朱宫,兰巵献时哲。”
李周翰 注:“葭,笛也。天子行,鸣笛引路也。”

鸣葭(ming jia)同音词

  • 蓂荚[mínɡ jiá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每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历荚。
  • 命家[mìnɡ jiā ]1.秦汉时爵制分二十级,自一级公士以上有爵位的人皆称命家。 2.犹名家。谓自成一家,著名于世。
  • 命价[mìnɡ jià ]1.旧指人命的赔偿费。
  • 命驾[mìnɡ jià ]1.命人驾车马。谓立即动身。
  • 名家[mínɡ jiā ]战国时讨论“名”(概念)和“实”(事实)的关系问题的学派。主要代表为惠施和公孙龙,惠施强调事物的相同性,公孙龙强调事物的差别性。他们的讨论对古代逻辑发展有一定贡献。
  • 名价[mínɡ jià ]1.犹声价。
  • 鸣笳[mínɡ jiā ]1.笳笛。古管乐器名。汉时流行于西域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初卷芦叶为之,后改用竹。 2.吹奏笳笛。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亦作进军之号。
  • 鸣铗[mínɡ jiá ]1.鸣剑。比喻别后的殷切思念。

鸣葭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