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 词语:

    璧门

  • 拼音:[  bì mén  ]
  • 注音:ㄅ一ˋ ㄇㄣˊ
  • 五笔:NKUY UYH

璧门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汉建章宫南的著名建筑,武帝时造。

⒉  泛指宫门。

引证解释

⒈  汉 建章宫 南的著名建筑, 武帝 时造。

《史记·封禅书》:“於是作 建章宫 ……其南有 玉堂、璧门 、大鸟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设 璧门 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水经注·渭水二》引《汉武故事》:“﹝ 建章宫 ﹞南有 璧门,三层,高三十餘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璧玉门也。”

⒉  泛指宫门。

唐 杜牧 《杜秋娘诗》:“窈裊復融怡,月白上璧门。”
宋 苏轼 《夫人阁》诗之四:“縹緲紫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璧门(bi men)同音词

  • 逼闷[bī mèn ]1.谓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畅。
  • 毕门[bì mén ]1.即路门。天子宫庭五门之一。《书.顾命》:"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孔传:"路寝门,一名毕门。"一说指祖庙之门。
  • 筚门[bì mén ]1.荆条竹木编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 壁门[bì mén ]1.军营的门。
  • 荜门[bì mén ]1.用竹荆编织的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

璧门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