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āi)
(shī)
  • 词语:

    歪诗

  • 拼音:[  wāi shī  ]
  • 注音:ㄨㄞ ㄕ
  • 五笔:DHG YFF

歪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拙劣的诗,多指嬉戏性的诗作,有时也谦称自己写的诗。

doggerel; inelegant verses; verses written by oneself;

引证解释

⒈  指内容、技巧低劣或以游戏态度草率而成的诗。也用作自己诗作的谦称。

元 王实甫 《集贤宾·退隐》套曲:“穿一领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喫几杯放心胸村醪酒。”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若使天下词坛,姐姐主盟,小妹佐之,那些做歪诗的措大,怕不剥了面皮。”
《红楼梦》第一回:“至于几首歪诗,也可以喷饭供酒。”
《平山冷燕》第三回:“内中只有一个词客,姓 宋 名 信 号 子成,也知做两首歪诗,专在縉绅门下走动。”

国语辞典

⒈  劣等诗。亦指以游戏态度率意而成的诗。

《红楼梦·第一回》:「虽不敢说强似前代所有书中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

歪诗(wai shi)同音词

  • 外施[wài shī ]1.对外家施恩泽。
  • 外史[wài shǐ ]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 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 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 外使[wài shǐ ]1.指派出或进入的使者。
  • 外氏[wài shì ]1.指外祖父母家。
  • 外市[wài shì ]1.谓勾通外人以取利。
  • 外事[wài shì ]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 2.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 3.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 4.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 5.指外交事务。 6.指男色之事。
  • 外视[wài shì ]1.犹外观,外表。 2.谓视如外人。
  • 外饰[wài shì ]1.谓粉饰外表;虚饰。
  • 外室[wài shì ]1.犹外宅。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

歪诗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