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é)
  • 词语:

    末节

  • 拼音:[  mò jié  ]
  • 注音:ㄇㄛˋ ㄐ一ㄝˊ
  • 五笔:GS AB
  • 词性:名词

末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小节,细节。

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

minor details;

引证解释

⒈  细节,小节。

《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籩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
孔颖达 疏:“此等物所以饰礼,故云礼之末节也……以末节非贵,故有司掌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公跡并 伊 皋,但有末节尚损盛德。”
《元史·隐逸传·杜瑛》:“若夫簿书期会,文法末节, 汉 唐 犹不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圣人非不知浮文末节,无当於精义,特以礼之本於太一、起於微眇者,不能尽人而语之,则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为之制。”

⒉  卑下的品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⒊  晚节。

《南史·袁湛传》:“虽末节不终,而始诚可録。”

国语辞典

⒈  细节、小事。

《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小节

末节(mo jie)同音词

  • 磨劫[mó jié ]1.亦作"磨刼"。 2.磨难;灾难。
  • 磨刼[mó jié ]1.见"磨劫"。
  • 摩诘[mó jié ]1.维摩诘(梵语vimalakīrti)的省称。意译为"净名"或"无垢称"。《维摩经》中说维摩诘是毘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善于应机化导。曾经以称病为由﹐向释迦佛遣来问讯的舍利弗及文殊师利等宣扬大乘深义﹐为佛典中现身说法﹐辩才无碍的代表人物。 2.指唐王维。维字摩诘。
  • 摩竭[mó jié ]1.亦作"摩伽罗"。梵语makara的译音。大鱼;鲸鱼。 2.古代印度摩伽陀国(Magadha)的省称。在今比哈尔邦南部﹐是早期佛教的中心。
  • 魔劫[mó jié ]1.谓命中注定的灾难。
  • 抹阶[mǒ jiē ]1.抹掉已辞免的官阶。
  • 末劫[mò jié ]1.佛教语。谓末法之劫。 2.借指黑暗的世道。
  • 末截[mò jié ]1.最后一段。 2.末期,末代。
  • 末界[mò jiè ]1.指与人类相对而言的动物界。
  • 默解[mò jiě ]1.暗中释解。

末节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