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 词语:

    逸遁

  • 拼音:[  yì dùn  ]
  • 注音:一ˋ ㄉㄨㄣˋ
  • 五笔:QKQP RFHP

逸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隐遁。

⒉  犹逃跑。

引证解释

⒈  犹隐遁。

《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刘驎之 字 子驥,志在逸遁,居於 岐阳,凡人致赠一无所受。”

⒉  犹逃跑。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督师望风溃散,守土先期逸遁。”

逸遁(yi dun)同音词

  • 一顿[yí dùn ]1.一停;稍微休息。 2.表数量。用于吃饭﹑打骂﹑说话等,犹言一次,一回。 3.一起;一下子。
  • 夷蹲[yí dūn ]1.犹夷踞。
  • 猗顿[yī dùn ]1.战国时大富商。《孔丛子.陈士义》:"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长寒。闻陶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与王者埒富。"后以"猗顿"为富户的通称。
  • 遗遁[yí dùn ]1.犹言遗亡缺失。
  • 驿顿[yì dùn ]1.犹旅次。
  • 抑顿[yì dùn ]1.抑制,压制。

逸遁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