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ɡū)
  • 词语:

    笠毂

  • 拼音:[  lì ɡū  ]
  • 注音:ㄌ一ˋ ㄍㄨˇ
  • 五笔:TUF FPL

笠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

⒉  借指兵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撑在兵车上的笠帽。

《左传·宣公四年》:“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寧;又射,汏輈,以贯笠轂。”
杜预 注:“兵车无盖,尊者则边人执笠,依轂而立,以御寒暑,名曰笠轂。此言箭过车辕及王之盖。”

⒉  借指兵车。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居笠轂而掌兵,出 兰池 而典午。”

笠毂(li gu)同音词

  • 罹辜[lí ɡū ]1.遭受罪谴。
  • 理辜[lǐ ɡū ]1.惩处有罪的人。
  • 理古[lǐ ɡǔ ]1.致治之古代。
  • 蠡谷[lí ɡǔ ]1.匈奴藩王封号。亦泛指王公贵族。
  • 丽古[lì ɡǔ ]1.依循往古。
  • 隶古[lì ɡǔ ]1.谓以隶书考校写定古篆文。《书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陆德明释文:"谓用隶书写古文。"孔颖达疏:"言隶古者﹐正谓就古文体而从隶定之﹐存古为可慕﹐以隶为可识﹐故曰隶古﹐以虽隶而犹古。"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安国变隶古﹐后人不复见古文﹐时于《史记》见之。"一说﹐指隶书与科斗古文。
  • 轹古[lì ɡǔ ]1.超越古人。

笠毂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