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词语:

    粗厉

  • 拼音:[  cū lì  ]
  • 注音:ㄘㄨ ㄌ一ˋ
  • 五笔:OE DGQ

粗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husky and serious;

⒉  粗重严厉。

粗厉的鸣笛

声音;

⒊  粗暴严厉。

粗厉地命令。

态度;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乐音高急而壮猛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奋末、广賁之音作,而民刚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木铎》:“粗厉之音,形为乱象。”
刘师培 《文说》:“故黄沙白草,发为粗厉之音;海水天风,恍睹寂寥之境。”

⒉  形容说话声音粗大而尖厉

茅盾 《追求》五:“朱女士 的本来略带哑涩的嗓音,此时简直成为极难听的粗厉的沙声了。”
许地山 《危巢坠简·归途》:“这个念头一起来,使她不由回头追上前去,用粗厉的声音喝着:‘大姑娘,站住!你那件衣服借我使使罢。’”

粗厉(cu li)同音词

  • 麤戾[cū lì ]1.粗疏乖张。
  • 醋栗[cù lì ]1.落叶灌木,茎丛生,有刺,叶子略呈圆形,花白色。果实亦称醋栗,是球形的浆果,黄绿色或红色,味酸,可以制果酱。
  • 瘯蠡[cù lí ]1.皮肤病。指六畜疥癣之疾。《左传.桓公六年》:"博硕肥腯……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杜预注﹕"毛皮无疥癣。"孔颖达疏﹕"瘯蠡﹐畜之小病﹐故以为疥癣之疢也。"明刘基《送海宁尹知州之官序》﹕"夫牧也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为之丰其水草﹐适其寝讹﹐去其瘯蠡﹐驱其豺狼﹐然后物生遂而牧之道得矣。"明张煌言《天地之大德曰生》﹕"或者谓哀荣之事﹐天地亦所并存也。不知四灵可畜﹐仍不碍瘯蠡﹔三蘖先殄﹐亦无伤岳降。"一说﹐瘯蠡即瘰疬﹐结核病的一种。见陆澹安《左诂补正》(《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辑)。
  • 粗砺[cū lì ]1.粗糙,不光滑。
  • 粗粝[cū lì ]1.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 2.形容食物的粗劣。

粗厉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