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ɡ)
()
  • 词语:

    恫喝

  • 拼音:[  dònɡ hē  ]
  • 注音:ㄉㄨㄥˋ ㄏㄜ
  • 五笔:NMG KJQ

恫喝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恐吓。

引证解释

⒈  恐吓。

《明史·林公黼传》:“诸奸又以危言恫喝,闻者惴惴。”
清 王韬 《琉事不足辨》:“﹝西人﹞时挟其所长以凌侮我,而恫喝我,跋扈飞扬,已非一日。”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三:“《周书》的十八篇中……用种种严厉的话去恫喝他们,那不完全是表示着把被征服了的民族当成奴隶使用吗?”

国语辞典

⒈  虚张声势,恐吓他人。也作「恫吓」。

恫喝(dong he)同音词

  • 东合[dōnɡ hé ]1.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合以延贤人。"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合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开东合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 东河[dōnɡ hé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东河。与晋陕间北南流向一段称西河相对。 2.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 洞合[dònɡ hé ]1.融合贯通。
  • 洞壑[dònɡ hè ]1.深谷。 2.洞穴。旧指仙人所居之处。
  • 冻合[dònɡ hé ]1.犹言冰封。
  • 恫吓[dònɡ hè ]威吓;吓(xià)唬:不怕武力~。

恫喝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