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词语:

    司李

  • 拼音:[  sī lǐ  ]
  • 注音:ㄙ ㄌ一ˇ
  • 五笔:NGK SB

司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官名。即司理。

⒉  执法,断案。

引证解释

⒈  官名。即司理。详“司理”。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国家之宪纪,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
清 李渔 《比目鱼·定优》:“在下是 汀州 司李的管家。我老爷前去上任,假道贵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后生举进士,授 延安 司李,携家之任。”
吕湛恩 注:“推官号为司李,亦称司理。”
何垠 注:“司李,李,通‘理’,狱官也。”

⒉  执法,断案。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官惟无耻,故不学军旅而敢於掌兵,不諳会计而敢於理财,不习法律而敢於司李。”

司李(si li)同音词

  • 思理[sī lǐ ]1.思辨能力。 2.犹思致。才思情致。 3.犹构思。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 思力[sī lì ]1.思维能力。
  • 肆力[sì lì ]1.尽力。
  • 肆戾[sì lì ]1.谓放诞乖戾。
  • 肆詈[sì lì ]1.恣意谩骂。
  • 飔厉[sī lì ]1.迅疾猛烈之风。
  • 司里[sī lǐ ]1.管理城内街巷。 2.春秋官名。掌授宾馆与民居。
  • 司理[sī lǐ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 司历[sī lì ]1.亦作"司历"。 2.掌管历法之官。 3.掌管时历。
  • 司吏[sī lì ]1.负责办理文书的小吏。

司李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