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ǎn)
  • 词语:

    逸典

  • 拼音:[  yì diǎn  ]
  • 注音:一ˋ ㄉ一ㄢˇ
  • 五笔:QKQP MAW

逸典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散逸的典籍。

引证解释

⒈  散逸的典籍。

《太平御览》卷四九:“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 小酉山 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 秦 人於此而学,因留之。’故 梁 湘东王 云‘访 酉阳 之逸典’是。”
唐 皮日休 《正尸祭》:“岂天使之然,俟吾 唐 之人,补其逸典哉!”
清 江藩 《国朝经师经义目录·书》:“迄乎 永嘉,师资道丧,二京逸典,咸就灭亡。”

逸典(yi dian)同音词

  • 貤典[yì diǎn ]1.指朝廷貤赠的恩典。
  • 一点[yì diǎn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3.一经指点。 4.一方面;一部分。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 一殿[yí diàn ]1.一座殿堂。 2.古代考核制度,官吏因罪过而受一定的处罚称为一负,积若干负称为一殿。《北史.郭祚传》:"祚奏言:'考察令:公清独着,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通典.刑二》:"﹝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平局八负为一殿,繁局十负为一殿。"《隋书.刑法志》:"在官犯罪,鞭杖十为一负,闲局六负为一殿。"按,汉代只分"殿"﹑"最",或但言"负",此为后起之制。 3.满殿。
  • 异典[yì diǎn ]1.珍贵的典籍。 2.特别的恩典;特别的法令﹑制度。
  • 议殿[yì diàn ]1.朝廷议政之殿。
  • 疑点[yí diǎn ]1.可疑之处。
  • 义殿[yì diàn ]1.佛教语。佛殿。
  • 溢典[yì diǎn ]1.虚造的典故。
  • 伊甸[yī diàn ]1.见"伊甸园"。
  • 仪典[yí diǎn ]1.礼法;仪式。

逸典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