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綀》字解释
- 拼音:「sh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部首:糹 部
- 结构:左右
- 笔画:13 画
-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綀
1、古代一种像苎布的稀疏的织物:“库中惟有綀数千端。”
2、纺粗丝。
UNICODE
綀字UNICODE编码U+7D80,10进制: 32128,UTF-32: 00007D80,UTF-8: E7 B6 80。
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a kind of sackcloth
- 康熙字典
綀【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所葅切《集韻》山於切,
音蔬。《說文·新附字》布屬。《玉篇》紡麤絲。《廣韻》綀葛。《類篇》綌屬。後漢禰衡著綀巾。○按《後漢書·禰衡傳》作疎巾。《隋書·姚察傳》:門生送南布花綀。《桂海虞衡志》:綀子出兩江州洞,似苧,織有花,曰花綀。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綀【卷十三】【糸部】
布屬。从糸束聲。所菹切
说文解字注
(練)湅繒也。湅者、?也。?者、淅也。淅者、汏米也。湅繒汏諸水中。如汏米然。考工記所謂湅帛也。巳湅之帛曰練。引、申爲精
之偁。如漢書練時日、練章程是也。从糸。柬聲。郞甸切。十四部。
-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1 so1 [客英字典] sii1 [海陆丰腔] su1 so1
◎ 粤语:so1
◎ 潮州话:so1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綀 疋 魚 無 s?ra 說文新附作束聲實爲疎轉註字,指疏織物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等 呼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綀 ? 所助 生 魚 魚 平聲 三等 開口 魚 遇 上平九魚 ?i?wo ??o ?i? ?i? ??? ?i? ???? shu1 srio shv 綀葛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
修正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音譯 音譯
修正音譯
其他形式擬音 聲調 註解 練 ???
len l?n 去聲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練 練 來 先天齊 先天 去聲 齊齒呼 li?n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綀 蔬 山徂 五模 模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練 練 來 先 第一先蘚線屑 陽去 練習又白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ywzj08.com/hanzi/1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