铒

  • 铒字拼音:
    ěr
  • 铒字部首:
  • 铒字五笔:QBG
  • 铒字笔画: 11
  • 铒字笔顺 撇、横、横、横、横折、横、竖、竖、横、横、横
  • 5
  • 6
  • 左右结构
  • OPSJ
  • PCE
  • 81740
  • 1436
  • 7879
  • 94D2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铒(鉺)ěr(ㄦˇ)

⒈  一种金属元素,属稀土金属。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能使水分解。用于制玻璃、陶瓷等,亦用于制特种合金。

统一码

铒字UNICODE编码U+94D2,10进制: 38098,UTF-32: 000094D2,UTF-8: E9 93 92。

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ěr

〈名〉

(1) 稀土族中的一种三价金属元素,原子序数68,原子量167.26,比重9.051,不溶于水,溶于酸,于1400—1500°C熔融,质软,它和钇一起共存 [erbium]——元素符号Er

(2) 另见 èr

基本词义

èr

〈名〉

(1) 钩 [hook]

铒,钩也。——《玉篇》

(2) 钩形饰物 [hooky ornaments]

蜀王慕公,使使致扇铒微饷,不受。—— 李贽《续藏书》

(3) 另见 ěr

康熙字典解释

鉺【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正韻》而至切,音二。《玉篇》鉤也。《韓愈·城南聮句》脩箭裊金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