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作(燕郊芳岁晚)

【辽西作】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辽西作译文和注释

译文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

注释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燕郊:指辽西。
辽西地区为战国时期燕国边区,故称。
芳岁:即百花盛开的季节,指春季。
残雪:残存的积雪。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合:即长满,遍布。
辽阳:指辽水北岸地区。
春水生:指四月份辽水上游地区积雪融化,形成辽河的春汛。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数民族。
日:即天天。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沙虚:指沙土不结实。
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镯﹑铙﹑铎。
六鼓指雷鼓﹑灵鼓﹑路鼓﹑鼖鼓﹑鼛鼓﹑晋鼓。
一作“金甲”。

寒衣著(zhuó)已尽,春服与谁成。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与谁成:又一作“谁与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sài)情。

洛阳使:指前往洛阳的使者。
边塞:一作“边戍”。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

辽西作赏析

赏析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四句是说:燕郊大地,芳草鲜美的季节快要过去;边城之中,仍然残存着点点积雪。阳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布四野;辽水的北岸,积雪融化,涨起了春汛。这几句描写辽西春天的景象。起句点名时节地点。辽西地处北国,虽然已是晚春,却残雪犹存,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既称“芳岁”,复称“残雪”,再一个“冻”字,写出了这里荒寒而独特的景象。“四月”照应“芳岁晚”;“春水”暗应“残雪”。这两句在荒寒的背景上涂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绿色,意境宁静优美。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四句意为:关外胡人正在放养战马,关内汉家将日日征兵。露水凝重,把将士的宝刀打湿了;沙土松虚,军队的金鼓呜呜作鸣。这四句由前面描绘辽西春景转为写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马肥之时,此春天牧马,看似安宁祥和,实暗伏杀机,因而汉将日征兵,严加防范,不敢懈怠。“露重”两句,用兵器与铠甲在自然条件下的反应突出士兵作战的艰苦,引出下文的感叹。

  “寒衣着已尽,春服谁为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四句意为:戍卒们冬天的寒衣已经穿烂,可是这时春天的服装还没有谁给他们做成。转告前往洛阳的使者,请你传达一下这边塞的艰苦情况。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应开头次句“残雪冻边城”。寒衣已尽,春服无着,戍边生活倍加艰辛,却无人知晓、可怜。“春服谁为成”,采用疑问语气,意即没有做成,自然引出结句寄语洛阳使,亦即寄语朝廷,要体恤边关将士的辛苦。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深切同情。

  这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作,语言平实,层次清晰,格调刚健,境界沉雄,饱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

参考资料:
1、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44-146

辽西作拼音版参考

()
(liáo)
西()
(zuò)
()
(yàn)
(jiāo)
(fāng)
(suì)
(wǎn)
(cán)
(xuě)
(dòng)
(biān)
(chéng)
()
(yuè)
(qīng)
(cǎo)
()
(liáo)
(yáng)
(chūn)
(shuǐ)
(shēng)
()
(rén)
(zhèng)
()
()
(hàn)
(jiāng)
()
(zhēng)
(bīng)
()
(zhòng)
(bǎo)
(dāo)
湿(shī)
(shā)
()
(jīn)
()
(míng)
(hán)
()
(zhe)
()
(jìn)
(chūn)
()
()
(shuí)
(chéng)
()
()
(luò)
(yáng)
使(shǐ)
(wéi)
(chuán)
(biān)
(sāi)
(qíng)

辽西作作者

崔颢崔颢 崔颢(704?─754),唐代著名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开元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天宝初(742─744),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送国子张主簿(湖岸缆初解)

    【送国子张主簿】湖岸缆初解,莺啼别离处。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坐悲芳岁晚,花落青轩树。春梦随我心,悠扬逐君去。
    134阅读
  •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
    118阅读
  • 杂诗三首(一本连前春闺作杂诗四首)

    落叶惊秋妇,高砧促暝机。蜘蛛寻月度,萤火傍人飞。清镜红埃入,孤灯绿焰微。怨啼能至晓,独自懒缝衣。妾家临渭北,春梦著辽西。何苦朝鲜郡,年年事鼓鼙。燕来红壁语,莺向绿窗啼。为许长相忆,阑干玉箸齐。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38阅读
  • 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行人惜寸景,系马暂留欢。昨日辞小沛,何时到长安。乡中饮酒礼,客里行路难。清洛云鸿度,故关风日寒。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东归余谢病,西去子加餐。宋伯非徒尔,明时正可干。躬耕守贫贱,失计在林端。宿昔奉颜色,惭无双玉盘。
    17阅读
  • 送李翥游江外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12阅读
  •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

    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巘.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沉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25阅读
  •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22阅读
  • 题西亭

    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西园景多暇,可以少踌躇。池鸟澹容与,桥柳高扶疏。烟蔓袅青薜,水花披白蕖。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馀。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直廊抵曲房,窈窕深且虚。修竹夹左右,清风来徐徐。此宜宴佳宾,鼓瑟吹笙竽。荒淫即不可,废旷将何如。幸有酒与乐,及时欢且娱。忽其解郡印,他人来此居。
    12阅读
  • 昔昔盐二十首。今岁往辽西

    万里飞书至,闻君已渡辽。只谙新别苦,忘却旧时娇。烽戍年将老,红颜日向凋。胡沙兼汉苑,相望几迢迢。
    23阅读
  • 早梅芳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