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虞美人】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抄,道中荷花无复存者。
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词,卜居青墩镇。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暮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籋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译文和注释

译文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我曾在绍兴四年(1134)出守湖州时路过这里,时已秋深,道中荷花已一朵不存。到次年乙卯重来,是立秋后三日,只见满湖荷花盛开,舟前舟后,有如朝霞相映,一望无垠,遂记之以词。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划着小舟在荷塘上行驶了三天,小舟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着,两岸的荷花纷纷向后退去。我因为托病假才有机会来此一游,又恰好遇上满川雨后新秋的美丽景色。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后悔去年乘船时候太晚,只见得满塘残败的荷花。今年我拿什么来报君的恩情。只好乘船相送,一路繁花到青墩。

参考资料:
1、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第2卷唐诗、宋词: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604-605页
2、雨后微香可惜风流总闲却:宋代词人的悲欢往事:京华出版社,2009年:172页

注释

余甲寅(yín)岁自春官出守湖(hú)州。
秋杪(miǎo),道中荷花无复存者。
乙卯(mǎo)岁,自琐(suǒ)(tà)以病得请奉祠(cí),卜(bǔ)居青墩(dūn)镇。
立秋后三日行。
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yìng),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甲寅岁:即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
春官:即礼部侍郎。
出守:出任太守。
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秋杪:秋末。
无复存:意谓全部凋萎。
乙卯岁:指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
琐闼(:指宫殿门上镂刻的连琐图,这里代指宫门。
奉祠:宋代设祠禄之官,有宫观使、提举宫观、提点宫观等职。
卜居:用占卜选择定居之地。
后泛指择地定居。
青墩镇:湖州南边的一座小镇。
在桐乡县北二十五里,与湖州乌镇一水相隔。
朝霞相映:形容荷花盛开色泽鲜艳。

(piān)舟三日秋塘(táng)路,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扁舟:小舟。
秋塘:指荷塘。
平度:船在水面平稳行驶。
病夫:词人自指。
更值:又遇上的意思。
洗新秋:形容雨后天空明净,犹如用水洗过一般。

去年长恨拏(ná)舟晚,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拏舟:谓牵舟,这里指乘船。

参考资料:
1、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第2卷唐诗、宋词: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604-605页
2、雨后微香可惜风流总闲却:宋代词人的悲欢往事:京华出版社,2009年:172页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赏析

赏析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词的上阕,以轻松的笔触捕绘了清新的景致,彰显出词人无官一身轻的潇洒自在。”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两句中,“三日”是写实,从临安到青墩,水路约需三日行程;“秋塘”点明季节和时间,用语精练而又准确;“平度”二字,写出了舟行的平稳,反映了词人心情的恬适。“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两句中,“病夫因病”,词人自称“病夫”,其实不过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谓“因病得来游”。也是一种因祸得福的遁词。表面上像是暗自庆幸,实际上是聊以白嘲,内心当藏有难言的痛苦。语言直而能纡,质而见巧,从而刻画了词人内心痛苦而外貌旷达的自我形象。

  词的下阙“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两句,使词人的思绪从眼前转移到了过去,与上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空”字与前面的“长恨”相呼应,表达了无限怅憾的心情。从词情发展上来说,是一跌。“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二句,词笔又拉回来写乙卯岁奔赴青墩的情景,径承上阕意脉,抒发此时感慨。从词情来说是一扬。在这一跌一扬之中,词人的喜与恨种种感情变化,内心矛盾,便曲曲传出,沁人心脾。

  全词在艺术结构上匀整对称,浓淡相宜,情景事浑然一体。行文意境清旷,抑扬跌宕,情寓景中,颇耐寻味。在虚虚实实中刻画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自我形象。

参考资料:
1、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年:740-741页
2、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年:1045页
3、俞朝刚,周航全宋词精华(三):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第19页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拼音版参考

()
()
(měi)
(rén)
()
()
(jiǎ)
(yín)
(suì)
()
(chūn)
(guān)
(chū)
(shǒu)
()
(zhōu)
(qiū)
(chāo)
(dào)
(zhōng)
()
(huā)
()
()
(cún)
(zhě)
()
(mǎo)
(suì)
()
(suǒ)
()
()
(bìng)
()
(qǐng)
(fèng)
()
(bo)
()
(qīng)
(dūn)
(zhèn)
()
(qiū)
(hòu)
(sān)
()
(háng)
(zhōu)
(zhī)
(qián)
(hòu)
()
(cháo)
()
(xiá)
(xiàng)
(yìng)
(wàng)
(zhī)
()
(duàn)
()
()
(zhǎng)
(duǎn)
()
()
(zhī)
(biǎn)
(zhōu)
(sān)
()
(qiū)
(táng)
()
(píng)
()
()
(huā)
()
(bìng)
()
(yīn)
(bìng)
()
(lái)
(yóu)
(gèng)
(zhí)
(mǎn)
(chuān)
(wēi)
()
()
(xīn)
(qiū)
()
(nián)
(zhǎng)
(hèn)
()
(zhōu)
(wǎn)
(kōng)
(jiàn)
(cán)
()
(mǎn)
(jīn)
(nián)
()
()
(bào)
(jun1)
(ēn)
()
()
(fán)
(huā)
(xiàng)
(sòng)
(dào)
(qīng)
(dūn)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作者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三年(1113)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绍兴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明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往词》一卷。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拿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210阅读
  • 虞美人·三之三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50阅读
  • 虞美人·泛舟东下

    宋代吴则礼
    从来强作游秦计。只有貂裘敝。休论范叔十年寒。看取星星种种、坐儒冠。江湖旧日渔竿手。初把黄花酒。且凭洛水送归船。想见淮南秋尽、水如天。
    45阅读
  • 虞美人·雁门作

    千山青比妆眉浅。却奈眉峰远。玉人元自不禁秋。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分携不见凭阑际。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回纹。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57阅读
  • 虞美人·赠蔡子因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新亭风景尚依然。白发故人相遇、且留连。家山应在层林外。怅望花前醉。半天烟雾尚连空。唤取扁舟归去、与君同。
    58阅读
  • 虞美人·宿龟山夜登秋汉亭

    归来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独立瞰长淮。谁棹扁舟一叶、趁潮来。洞庭湖上银涛观。忆我烟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国十年华发、欲星星。
    71阅读
  • 虞美人·黄州江上寄王帅

    三年万里黄尘路。只欠江湖去。扁舟二月下湘湾。过了洞庭青草、又春残。□□□□□□□。□□□□□。□□□□□□□。□□□□□□、□□□。
    52阅读
  • 虞美人·临安客店

    酒阑欹枕新凉夜。断尽人肠也。西风吹起许多愁。不道沉腰潘鬓、不禁秋。如今病也无人管。真个难消遣。东邻一笑直千金。争奈茂陵情分、在文君。
    51阅读
  • 括虞美人

    宋代林正大
    武昌七十庞眉叟。学备从年少。萧萧笛竹楚山秋。当日买林曾典、黑貂裘。一声占尽秋江月。天外行云绝。如今老去兴犹迟。尚想时时一曲、梦中吹。山谷题杜子美浣花醉归图:拾遗流落锦宫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漂零不相见。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
    42阅读
  • 虞美人·红遮

    宋代杨泽民
    小池芳蕊初开遍。恰似新妆面。扁舟一叶过吴门。只向花间高卧、度朝昏。浮萍点缀因风絮。更共鸳鸯语。花间有女恰如云。不惜一生常作、采花人。
    4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