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兰(芄兰之支)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译文和注释

译文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枝上结尖夹,小小童子佩角锥。虽然你已佩角锥,但不解我情旖旎。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枝上叶弯弯,小小童子佩戴韘。虽然你已佩戴韘,但不跟得来亲近。走起路来慢悠悠,摇摇摆摆大带垂。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2-123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5-126

注释

(wán)兰之支,童子佩觿(xī)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jì)兮。
芄兰:兰草名,一名萝藦,亦名女青,蔓生,断之有白汁,嫩者可食,荚实倒垂如锥形。
支:借作“枝”。
觿:用兽骨制成的解结用具,形同锥,似羊角,也可为装饰品。
本为成人佩饰。
童子佩戴,是成人的象征。
能:乃,于是。
一说“宁”“岂”。
知:智,一说“接”。
容、遂:舒缓悠闲之貌。
一说容为佩刀,遂为佩玉。
悸:本为心动,这里形容带下垂、摆动貌。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xiá)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韘:用玉或象骨制的钩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时用于钩弦拉弓,即扳指。
甲:借作“狎”,戏,亲昵。
一说长也。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2-123
2、王秀梅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25-126

芄兰赏析

赏析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此诗两章开篇都以“芄兰”枝叶起兴,描述女诗人眼中“童子”的年幼无知。因为芄兰的荚实与觽都是锥形,很相像,故诗人触景生情,产生联想。这位女诗人与诗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关系非常亲密。可是,自从“童子”佩带觽、套上韘以来,对自己的态度却冷淡了。觽本是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与行冠礼不同。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也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汉了,一下子稳重老成了许多。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这一变化,在那多情的女诗人眼里,不过是装模作样假正经罢了,实际他还是以前那个“顽童”。最使她恼怒的是,本来他们在一起无拘无束,亲昵得很,而现在他却对自己疏远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举止乃至垂下的腰带,无一不惹她生气,看了极不顺眼,甚而觉得这一切都是故意做给她看的。尽管他“容兮遂兮”,处处显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样,而她偏要口口声声唤他“童子”。“童子”的称呼,正包含着她似娇还嗔的情态,从这一嘲讽揶揄中不难察觉她“怨”中寓“爱”的绵绵情意。

  全诗两章重叠,实际只有三个字不同,寥寥数语,就把“童子”态度的变化及姑娘的恼怒心理描摹出来了。这是诗经中惯用的复沓的手法,用以强调本意,诉说“童子”的不解风情。每章前四句一韵,后两句一韵,从乐歌的角度考察,后两句大约是附歌。

参考资料:
1、姜亮夫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2-123

芄兰拼音版参考

()
(wán)
(lán)
()
(wán)
(lán)
(zhī)
(zhī)
(tóng)
()
(pèi)
觿(wéi)
(suī)
()
(pèi)
觿(wéi)
(néng)
()
()
(zhī)
(róng)
()
(suí)
()
(chuí)
(dài)
()
()
(wán)
(lán)
(zhī)
()
(tóng)
()
(pèi)
(shè)
(suī)
()
(pèi)
(shè)
(néng)
()
()
(jiǎ)
(róng)
()
(suí)
()
(chuí)
(dài)
()
()

芄兰作者

诗经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305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
    41阅读
  • 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177阅读
  •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14阅读
  • 别李季兰

    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11阅读
  • 洛下寓怀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
    13阅读
  • 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

    名利了无时,何人暂访师。道情闲外见,心地语来知。竹落穿窗叶,松寒荫井枝。匡山许同社,愿卜挂帆期。
    11阅读
  • 兰二首

    唐代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10阅读
  • 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23阅读
  • 书幽芳亭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
    62阅读
  • 浣溪沙·兰

    宋代杨泽民
    一径栽培九畹成。丛生幽谷兔欹倾。异芳止合在林亭。馥郁国香难可拟,纷纭俗眼不须惊。好风披拂雨初晴。
    4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