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译文和注释

译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还 一作:复反)
萧萧:指风声。
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易水歌赏析

赏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易水歌拼音版参考

()
()
(shuǐ)
()
()
(fēng)
(xiāo)
(xiāo)
()
()
(shuǐ)
(hán)
(zhuàng)
(shì)
()
()
()
()
()
(hái)

易水歌作者

荆轲 荆轲(?─前227),战国末期刺客。卫国人,胆识过人,擅技击之术。曾游历燕国,被太子丹尊为上卿,后被委派去行刺秦王政。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他携秦逃将樊於期头颅和夹有匕首的督亢(今河北易县、涿县、固安一带)地图。欲乘献图之机行刺。及至图穷匕现。刺秦未果,反为所杀。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

    【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334阅读
  • 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490阅读
  •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214阅读
  • 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244阅读
  • 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15阅读
  • 易水怀古

    荆卿西去不复返,易水东流无尽期。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
    25阅读
  • 听乐山人弹易水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18阅读
  • 易水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21阅读
  • 咏史诗。易水

    唐代胡曾
    一旦秦皇马角生,燕丹归北送荆卿。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18阅读
  •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其一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其二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揽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8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