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译文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打湿了衣巾。

注释(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3)扑:打。(4)任:放任,不拘束。(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6)不为:要不是因为。(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8)只缘:正因为。(10)恐惧:害怕。(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12)即:就。(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15)便:就。(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17)甚:太。(18)征求:指赋税征敛。(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又呈吴郎赏析

赏析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的主语是寡妇。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如此章,极煦育邻妇,又出脱邻妇;欲开导吴郎,又回护吴郎。八句中,百种千层,莫非仁音,所谓仁义之人其音蔼如也”(《读杜私言》)。全诗正是在这种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中来展现诗人的心理和品质的。诗作表达了杜甫对穷困人民的深切同情。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83-585

又呈吴郎拼音版参考

(táng)
(qián)
()
(zǎo)
(rèn)
西()
(lín)
()
(shí)
()
(ér)
()
()
(rén)
()
(wéi)
(kùn)
(qióng)
(níng)
(yǒu)
()
(zhī)
(yuán)
(kǒng)
()
(zhuǎn)
()
(qīn)
()
(fáng)
(yuǎn)
()
(suī)
(duō)
(shì)
便(biàn)
(chā)
(shū)
()
(què)
(shèn)
(zhēn)
()
()
(zhēng)
(qiú)
(pín)
(dào)
()
(zhèng)
()
(róng)
()
(lèi)
(yíng)
(jīn)

又呈吴郎作者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盼郎

    盼郎2007.07.25昨夜一梦席上凉,绣花枕上孤鸳鸯。昔从吾夫支新帐,今伴红烛泪千行。只身添眉扑粉香,及早行礼拜爹娘。举手动足须妥当,姑妹面前为榜样。去时叮咛万思量,新媳难为百事康。鱼雁迟至归期茫,鸟雀争闹心儿慌。但求远方郎无恙,寒时莫忘加衣裳。织锦求佛祈吾郎,高中状元还家乡。当妥争闹吾从乡昨衣加眉扑媳新姑雀须夫心家昔裳夜添忘难粉量鸟妹支足还儿织鸯身一为莫思香茫新面元动锦慌只鸳百梦万时及帐期状前…
    133阅读
  • 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越石笳)

    【又酬傅处士次韵】[1]清切频吹越石笳[2],穷愁犹驾阮生车[3]。时当汉腊遗臣祭[4],义激韩仇旧相家[5]。陵阙生哀回夕照[6],河山垂泪发春花[7]。相将便是天涯侣[8],不用虚乘犯斗槎[9]。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10]。三户已亡熊绎国[11],一成犹启少康家[1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13]。待得汉庭明诏近[14],五湖同觅钓鱼槎[15]。
    149阅读
  • 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

    【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经济文章磨白书,幽光狂慧复中宵。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心药纺灵总心病,寓言决欲就灯烧。
    193阅读
  •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

    寂寂重寂寂,病夫卧秋斋。夜蛩思幽壁,槁叶鸣空阶。南国异气候,火旻尚昏霾。瘴烟跕飞羽,沴气伤百骸。昨闻凯歌旋,饮至酒如淮。无战陋丹水,垂仁轻槁街。清庙既策勋,圆丘俟燔柴。车书一以混,幽远靡不怀。逐客憔悴久,故乡云雨乖。禽鱼各有化,予欲问齐谐。
    22阅读
  •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0阅读
  • 与歌童田顺郎

    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叶底奉君王。九重深处无人见,分付新声与顺郎。
    18阅读
  • 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17阅读
  • 寒食夜寄姚侍郎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15阅读
  • 忆酒寄刘侍郎

    爱酒如偷蜜,憎醒似见刀。君为麹糵主,酒醴莫辞劳。
    34阅读
  • 黄头郎

    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水弄湘娥珮,竹啼山露月。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
    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