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译文和注释

译文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参考资料:
1、(清)郑板桥著;王锡荣注 郑板桥集详注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11 :第65页

注释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yán)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孤:凄清孤独等闲:寻常、一般。

参考资料:

1、(清)郑板桥著;王锡荣注 .郑板桥集详注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6.11 :第65页 .

山中雪后赏析

赏析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参考资料:
1、郑板桥.山中雪后[J].阅读(中年级),2014,(第1期).

山中雪后拼音版参考

(chén)
()
(kāi)
(mén)
(xuě)
(mǎn)
(shān)
(xuě)
(jīng)
(yún)
(dàn)
()
(guāng)
(hán)
(yán)
(liú)
(wèi)
()
(méi)
(huā)
(dòng)
()
(zhǒng)
(qīng)
()
()
(děng)
(xián)

山中雪后作者

郑燮郑燮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兴化人。他是「杨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书法也好,自成一家。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1]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2]
    195阅读
  •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212阅读
  •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549阅读
  •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1]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2]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179阅读
  •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91阅读
  • 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206阅读
  •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1]今朝放荡思无涯。[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44阅读
  •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0阅读
  •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

    【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232阅读
  • 冬日题兴善寺崔律师院孤松

    唐代刘得仁
    为此疏名路,频来访远公。孤标宜雪后,每见忆山中。静影生幽藓,寒声入迥空。何年植兹地,晓夕动清风。
    3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