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译文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又来到了,牵牛织女再度横渡喜鹊桥来相会。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挨家挨户的巧手女子都穿起红丝,至少有几万条。

注释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乞巧赏析

赏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参考资料:
1、言鼎编著,古诗文诵读,陕西旅游出版社,2007.7,第58页

乞巧拼音版参考

()
()
(jīn)
(xiāo)
(kàn)
()
(xiāo)
(qiān)
(niú)
(zhī)
()
()
()
(qiáo)
(jiā)
(jiā)
()
(qiǎo)
(wàng)
(qiū)
(yuè)
穿(chuān)
(jìn)
(hóng)
()
()
(wàn)
(tiáo)

乞巧作者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34阅读
  • 乞巧词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22阅读
  • 嘲赵璘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
    14阅读
  • 驿中七夕

    唐代徐铉
    七夕雨初霁,行人正忆家。江天望河汉,水馆折莲花。独坐凉何甚,微吟月易斜。今年不乞巧,钝拙转堪嗟。
    14阅读
  • 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68阅读
  • 减字木兰花·七夕

    荷花风细,乞巧楼中凉似水。天幕低垂。新月弯环浅晕眉。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残漏疏钟。肠断朝霞一缕红。
    63阅读
  • 如梦令·七夕

    雨洗青冥风露。云外双星初度。乞巧夜楼空,月妒回廊私语。凝伫。凝伫。不似去年情绪。
    62阅读
  • 二郎神·七夕

    坐中客。共千里、潇湘秋色。渐万宝西成农事了,罢稏看、黄云阡陌。乔□橘洲风浪稳,岳镇耸、倚天青壁。追前事、与亡相续,空与山川陈迹。南国。都会繁盛,依然似昔。聚翠羽明珠三市满,楼观涌、参差金碧。乞巧处、家家追乐事,争要做、丰年七夕。愿明年强健,百姓欢娱,还如今日。
    51阅读
  • 好事近·次卢漕国华七夕韵

    宋代京镗
    急雨逐骄阳,洗出长空新月。更对银河风露,觉今宵都别。不须乞巧拜中庭,枉共天孙说。且信平生拙极,耐岁寒霜雪。
    63阅读
  • 鹊桥仙·馨香饼饵

    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5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