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译文和注释

译文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参考资料:
1、颜邦逸,赵雪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文学作品赏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第400页

注释

归志宁无五亩(mǔ)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归志:返回的念头。
宁无:难道没有。
元元:指人民。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yíng)头二万言。
课:诗中作阅读解。
蝇头:比喻字小的和苍蝇头一样。

参考资料:

1、颜邦逸,赵雪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文学作品赏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第400页

读书赏析

赏析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 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 。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读书》虽以读书为题材,但诗人的眼光早已离开书斋这个狭小的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于整个人民,所以他所有的读书诗包括《读书》,仍然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仍然流露着对生命的感慨,仍然是活色生香,精力充沛,是文学意味十分浓厚的好诗。同时他的读书诗既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使他的诗内容充实,热情横溢,显得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从平凡细微当中觅得诗情,写成活泼生动的好诗,一切都取决于诗人是否有灵心慧性。

参考资料:
1、杨桂华古诗文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第72页
2、刘洪仁陆游诗词选:巴蜀诗社,2002:第21页

读书拼音版参考

(guī)
(zhì)
(níng)
()
()
()
(yuán)
()
(shū)
(běn)
()
(zài)
(yuán)
(yuán)
(dēng)
(qián)
()
()
(suī)
(fēi)
()
(yóu)
()
(yíng)
(tóu)
(èr)
(wàn)
(yán)

读书作者

陆游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读书(拭却韦编尘)

    【读书】拭却韦编尘,衣冠对古人。著来皆肺腑,道破亦精神。把斧樵珠玉,恢网网凤麟。拟将半尺帚,匝地扫荆榛。
    151阅读
  • 闲居读书(后人观古书)

    【闲居读书】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危楼有凭栏,刘祯方平视。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272阅读
  • 得家书(未读书中语)

    【得家书】未读书中语,忧怀已觉宽。灯前看封箧,题字有平安。
    185阅读
  • 读书要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25阅读
  • 读书有所见作

    先秦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34阅读
  • 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56阅读
  • 昌谷读书示巴童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23阅读
  • 答问读书居

    唐代莫宣卿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
    21阅读
  • 劝人庐山读书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16阅读
  • 读书台

    唐代杜光庭
    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5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