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登城北楼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秋晚登城北楼译文和注释

注释

秋晚登城北楼:一题作“秋晚登城北门”。②幅巾:用一幅丝巾束发。

秋晚登城北楼赏析

赏析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头”,“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北城头”指成都北门城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就衰颓的情况。“卷地西风满眼愁”是写诗人当时的感受。当诗人登上北城门楼时,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风。“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当这种萧条凄凉景象映入诗人眼帘时,愁绪不免袭上心来。“满眼愁”,正是写与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诗人在登楼前内心已自不欢,只有心怀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会引起愁绪。所以与其说是“满眼愁”,勿宁说是“满怀愁”。“满眼愁”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说是诗眼。它既凝聚着诗人当时整个思想感情,全诗又从这里生发开来。这句诗在这里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这两句是写对边境情况的忧虑和对关中国土的怀念。大散关是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诗人过去曾在那里驻守过,今天登楼远望从那里传来的烽烟,说明边境上发生紧急情况。作为一个积极主张抗金的诗人,怎能不感到深切的关注和无穷的忧虑呢?这恐伯是诗人所愁之一。深秋来临,北地天寒,鸿雁南飞,带来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鸿传书的典故。陆游身在西南地区的成都,常盼望从北方传来好消息。但这次看到鸿雁传来的却是“杜陵秋”。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秦置杜县,汉宣帝陵墓在此,故称杜陵。诗中用杜陵借指长安。长安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这里又暗喻故都汴京。秋,在这里既指季节,也有岁月更替的意思。“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诗人对关中失地的关怀,对故都沦陷的怀念之情。远望烽火,仰视雁阵,想到岁月空逝,兴复无期,不觉愁绪万千,涌上心头。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这联诗句,抒发了诗人的忧国深情。“山河”在此代表国家,国家可兴亦可废,而谁是兴国的英雄?“身世”指所处的时代。时代可安亦可危,谁又是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豪杰?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再看,自己投闲置散,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这—联既承前意,又总结全诗。“横槊赋诗’意指行军途中,在马上横戈吟诗,语出元振稹《唐故捡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其后苏拭在《前赤壁赋》中也曾写过“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横槊赋诗”在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于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幕府职时在军中作诗事,他经常怀念的,正是“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戎马生涯,而现在这些已成往事。“非复昔”三字包含着多少感慨啊!诗人虽然离开南郑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铁马,魂绕古梁州”,正是报国心志的抒发,诗虽结束,而余韵悠长。

  这首诗边记事边抒情,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热情跃然纸上。此外,如语言的形象,对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艺术特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秋晚登城北楼拼音版参考

()
(jīn)
()
(zhàng)
(běi)
(chéng)
(tóu)
(juàn)
()
西()
(fēng)
(mǎn)
(yǎn)
(chóu)
()
(diǎn)
(fēng)
(chuán)
(sàn)
(guān)
(xìn)
(liǎng)
(háng)
(yàn)
(dài)
()
(líng)
(qiū)
(shān)
()
(xìng)
(fèi)
(gòng)
(sāo)
(shǒu)
(shēn)
(shì)
(ān)
(wēi)
()
()
(lóu)
(héng)
(shuò)
()
(shī)
(fēi)
()
()
(mèng)
(hún)
(yóu)
(rào)
()
(liáng)
(zhōu)

秋晚登城北楼作者

陆游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262阅读
  • 秋晚登古城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176阅读
  • 登泽州城北楼宴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49阅读
  • 晚登郡阁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9阅读
  • 晚登江楼有怀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27阅读
  •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代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8阅读
  •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19阅读
  •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17阅读
  • 秋晚登城

    城高不可下,永日一登临。曲槛凉飙急,空楼返照深。苇花迷夕棹,梧叶散秋砧。谩作归田赋,蹉跎岁欲阴。
    14阅读
  • 晚登龙门驿楼

    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古人知夏禹材。青嶂远分从地断,洪流高泻自天来。风云有路皆烧尾,波浪无程尽曝腮。心感膺门身过此,晚山秋树独徘徊。
    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