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哀郢译文和注释

译文

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离别家乡到远处去啊,沿着长江、夏水到处流亡。走出都门我悲痛难舍啊,我们在甲日的早上开始上道。离开旧居,从郢都出发,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可怜我再也不能见到君王。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纷纷象雪粒一样。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浮行啊,回头看郢都东门却不能见其模样。心绪缠绵牵挂不舍而又无限忧伤啊,渺渺茫茫不知落脚在何方。顺着风波随着江流漂泊吧,于是乎飘流失所客居他乡。船儿行驶在滚滚的波浪之上啊,就象鸟儿飞翔却不知停泊在哪个地方。心中郁结苦闷而无法解脱啊,愁肠百结心情难以舒畅。

将行船向下顺流而去啊,过了洞庭湖又进入长江。离开自古以来的住所啊,如今漂泊来到东方。

我的灵魂时时都想着归去啊,哪会片刻忘记返回故乡?背向夏水边而思念郢都啊,故都日渐遥远真叫人悲伤!登上大堤而举目远望啊,姑且以此来舒展一下我忧愁的衷肠。可叹楚地的土地宽平广博、人民富裕安乐啊,江汉盆地还保持着传统的楚国风尚。

面对着凌阳不知到何处去啊?大水茫茫也不知道南渡到何方?连大厦荒废成丘墟都不曾想到啊,又怎么可以再度让郢都东门荒芜?心中久久不悦啊,忧愁还添惆怅。郢都的路途是那样遥远啊,长江和夏水有舟难航。时光飞逝的使人难以相信啊(另:神志恍惚地仿佛梦中不可信啊),不能回郢都至今已有九年时光。悲惨忧郁心情不得舒畅啊,怅然失意满怀悲伤。

群小顺承楚王的欢心表面上美好啊,实际上内心虚弱没有坚定操守。有人忠心耿耿愿被进用为国效力啊,却遭到众多嫉妒者的障蔽。唐尧、虞舜具有高尚的品德啊,高远无比可达九天云霄,而那些谗人们却要心怀妒嫉啊,竟然在他们的头上加以“不慈”的污蔑之名。楚王讨厌那些不善言辞的忠贤之臣啊,却喜欢听那些小人表面上的激昂慷慨。小人奔走钻营而日益显进啊,贤臣却越来越被疏远。

尾声:放眼四下观望啊,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鸟儿高飞终要返回旧巢啊,狐狸死时头一定向着狐穴所在的方向。确实不是我的罪过却遭放逐啊,日日夜夜我哪里能忘记它我的故乡!

哀郢赏析

赏析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之焉极。
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哀郢》结构上最为独特者,是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到后面才抒写作诗当时的心情。这就使诗人被放以来铭心难忘的那一幅幅悲惨画面,一幕幕夺人心魄、摧人肝肺的情景,得到突出的表现。

  《史记·屈原列传》载,楚顷襄王立,令尹子兰谗害屈原,屈原被放江南之野(郢都附近长江以南之地)。《楚世家》又载顷襄王元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秦军沿汉水而下,则郢都震动。屈原的被放,也就在此时。

  此诗不计乱辞,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前三层为回忆,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之原因的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为第六层。

  诗的开头,诗人仰天而问,可谓石破天惊。此下即绘出一幅巨大的哀鸿图。“仲春”点出正当春荒时节,“东迁”说明流徙方向,“江夏”指明地域所在。人流、汉水,兼道而涌,涛声哭声,上干云霄。所以诗中说诗人走出郢都城门之时腹内如绞。他上船之后仍不忍离去,举起了船桨任船飘荡着:他要多看一眼郢都!他伤心再没有机会见到国君了。“甲之鼌(朝)”是诗人起行的具体日期和时辰,九年来从未忘记过这一天,故特意标出。第一层总写九年前当郢都危亡之时自己被放时情景。

  诗作第二层,为“望长楸而太息兮”以下三节,写船开后仍一直心系故都,不知所从。“长楸”意味着郢为故都。想起郢都这个楚人几百年的都城将毁于一旦,忍不住老泪横流。李贺说:“焉洋洋而为客,一语倍觉黯然!”因为它比一般的“断肠人在天涯”更多一层思君、爱国、忧民的哀痛。诗中从“西浮”以下写进入洞庭湖后情形,故说“顺风波”(而非顺江流),说“阳侯之氾滥”,说“翱翔”,等等。

  “将运舟而下浮兮”以下三节为第三层,写继续东行时心情。“运舟”指驾船、调转船头。“上洞庭”言由洞庭湖北行,“下江”言顺流而下。去之愈远,而思之愈切。诗人之去,可谓一桨九回头,读之真堪摧人泪下。

  “当陵阳之焉至兮”以下三节为第四层,写诗人作此诗当时的思想情绪。在这一层中才指出以上三层所写,皆是回忆;这些事在诗人头脑中九年以来,魂牵梦萦,从未忘却。“当陵阳之焉至兮”二句为转折部分,承上而启下。此陵阳在江西省西部庐水上游,宜春以南。《汉书·地理志》说:“庐江出陵阳东南”,即此。其地与湖湘之地只隔着罗霄山脉。大约诗人以为待事态平息,可以由陆路直达湖湘一带(俱为楚人所谓“江南之野”),故暂居于此。

  诗作第五层,即“外承欢之汋约兮”以下三节,承接第四层的正面抒情,进而揭出造成国家危难之根源。朝廷那些奸佞之徒善于逢迎奉承,不仅因为他们无能,还因为他们无忧国忧民之心,只知为了一己的利益而诬陷正直之士,所以在治国安民方面实在难以倚靠。但关键还在于当政者喜好怎么样的人。“憎愠惀之脩美兮,好夫人之忼慨”,便是屈原对顷襄王的评价。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作品表现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

  诗的前三层为回忆,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第四、五层是直接抒情。乱辞总承此两部分,写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重意深,极为感人。全诗章法谨严,浑然一体。

  诗作结构上表现了很大的独创性:一,开头并未交待是回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四句为一节,三节为一层意思,很整齐。语言上的特点是骈句多,如“去故乡而就远,遵江夏以流亡”、“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背夏浦而西思,哀故都之日远”等,既富有对偶美,也有助于加强感情力度。在风格上,徐焕龙《楚辞洗髓》谓之“于《九章》中最为凄惋,读之实一字一泪也”,诚然。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哀郢拼音版参考

(huáng)
(tiān)
(zhī)
()
(chún)
(mìng)
()
()
(bǎi)
(xìng)
(zhī)
(zhèn)
(qiān)
(mín)
()
(sàn)
(ér)
(xiàng)
(shī)
()
(fāng)
(zhòng)
(chūn)
(ér)
(dōng)
(qiān)
()
()
(xiāng)
(ér)
(jiù)
(yuǎn)
()
(zūn)
(jiāng)
(xià)
()
(liú)
(wáng)
(chū)
(guó)
(mén)
(ér)
(zhěn)
怀(huái)
()
(jiǎ)
(zhī)
(cháo)
()
()
(háng)
()
(yǐng)
(dōu)
(ér)
()
()
()
(chāo)
(huāng)
()
(zhī)
(yān)
()
()
()
(yáng)
()
(róng)
()
()
(āi)
(jiàn)
(jun1)
(ér)
()
(zài)
()
(wàng)
(zhǎng)
(qiū)
(ér)
(tài)
()
()
()
(yín)
(yín)
()
(ruò)
(xiàn)
(guò)
(xià)
(shǒu)
(ér)
西()
()
()
()
(lóng)
(mén)
(ér)
()
(jiàn)
(xīn)
(chán)
(yuán)
(ér)
(shāng)
怀(huái)
()
(miǎo)
()
(zhī)
()
(suǒ)
(zhí)
(shùn)
(fēng)
()
()
(cóng)
(liú)
()
(yān)
(yáng)
(yáng)
(ér)
(wéi)
()
(líng)
(yáng)
(hóu)
(zhī)
(fàn)
(làn)
()
()
(áo)
(xiáng)
(zhī)
(yān)
(báo)
(xīn)
(guà)
(jié)
(ér)
()
(jiě)
()
()
(jiǎn)
(chǎn)
(ér)
()
(shì)
(jiāng)
(yùn)
(zhōu)
(ér)
(xià)
()
()
(shàng)
(dòng)
(tíng)
(ér)
(xià)
(jiāng)
()
(zhōng)
()
(zhī)
(suǒ)
()
()
(jīn)
(xiāo)
(yáo)
(ér)
(lái)
(dōng)
(qiāng)
(líng)
(hún)
(zhī)
()
(guī)
()
()
()
()
(ér)
(wàng)
(fǎn)
(bèi)
(xià)
()
(ér)
西()
()
()
(āi)
()
(dōu)
(zhī)
()
(yuǎn)
(dēng)
()
(fén)
()
(yuǎn)
(wàng)
()
(liáo)
()
(shū)
()
(yōu)
(xīn)
(āi)
(zhōu)
()
(zhī)
(píng)
()
()
(bēi)
(jiāng)
(jiè)
(zhī)
()
(fēng)
(dāng)
(líng)
(yáng)
(zhī)
(yān)
(zhì)
()
(miǎo)
(nán)
()
(zhī)
(yān)
()
(céng)
()
(zhī)
(xià)
(zhī)
(wéi)
(qiū)
()
(shú)
(liǎng)
(dōng)
(mén)
(zhī)
()
()
(xīn)
()
()
(zhī)
(zhǎng)
(jiǔ)
()
(yōu)
()
(chóu)
()
(xiàng)
(jiē)
(wéi)
(yǐng)
()
(zhī)
(liáo)
(yuǎn)
()
(jiāng)
()
(xià)
(zhī)
()
()
(shè)
()
(ruò)
()
()
(xìn)
()
(zhì)
(jīn)
(jiǔ)
(nián)
(ér)
()
()
(cǎn)
()
()
(ér)
()
(tōng)
()
(jiǎn)
(chà)
(chì)
(ér)
(hán)
()
(wài)
(chéng)
(huān)
(zhī)
(yuè)
(yuē)
()
(chén)
(rěn)
(ruò)
(ér)
(nán)
(chí)
(zhōng)
(zhàn)
(zhàn)
(ér)
(yuàn)
(jìn)
()
()
(bèi)
()
(ér)
(zhàng)
(zhī)
(yáo)
(shùn)
(zhī)
(kàng)
(háng)
()
(liǎo)
(yǎo)
(yǎo)
(ér)
(báo)
(tiān)
(zhòng)
(chán)
(rén)
(zhī)
()
()
()
(bèi)
()
()
()
(zhī)
(wěi)
(míng)
(zēng)
(yùn)
(lún)
(zhī)
(xiū)
(měi)
()
(hǎo)
()
(rén)
(zhī)
(kāng)
(kǎi)
(zhòng)
(qiè)
(dié)
(ér)
()
(jìn)
()
(měi)
(chāo)
(yuǎn)
(ér)
()
(mài)
(luàn)
(yuē)
(màn)
()
()
()
(liú)
(guān)
()
()
()
(fǎn)
(zhī)
()
(shí)
(niǎo)
(fēi)
(fǎn)
()
(xiāng)
()
()
()
()
(shǒu)
(qiū)
(xìn)
(fēi)
()
(zuì)
(ér)
()
(zhú)
()
()
()
()
(ér)
(wàng)
(zhī)

哀郢作者

屈原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

    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
    【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往者不可扳援兮,徠者不可与期。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夜炯炯而不寐兮,怀隐忧而历兹。心郁郁而无告兮,众孰可与深谋!欿愁悴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居处愁以隐约兮,志沉抑而不扬。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广而无梁。原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锺山之玉英。揽瑶木之橝枝兮,望阆风之板桐。弱水汨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然隐悯而不达兮…
    105阅读
  • 哀岁(旻天兮清凉)

    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
    【哀岁】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北风兮潦洌,草木兮苍唐。蛜蚨兮噍噍,蝍蛆兮穰穰。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怆。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宝彼兮沙砾,捐此兮夜光。椒瑛兮湟汙,葈耳兮充房。摄衣兮缓带,操我兮墨阳。昇车兮命仆,将驰兮四荒。下堂兮见虿,出门兮触螽。巷有兮蚰蜓,邑多兮螳螂。睹斯兮嫉贼,心为兮切伤。俛念兮子胥,仰怜兮比干。投剑兮脱冕,龙屈兮蜿蟤。潜藏兮山泽,匍匐兮丛攒。窥见兮溪涧,流水兮沄沄。鼋鼍…
    104阅读
  • 哀命(哀时命之不合兮)

    先秦楚辞(先秦及汉代)
    【哀命】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国之多忧。内怀情之洁白兮,遭乱世而离尤。恶耿介之直行兮,世溷浊而不知。何君臣之相失兮,上沅湘而分离。测汨罗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远。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从水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何山石之崭岩兮,灵魂屈而偃蹇。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哀形体之离解兮,神罔两而无舍。惟椒兰之不反兮,魂迷惑而不知路。原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122阅读
  •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
    258阅读
  •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戚戚抱幽独,宴宴沉荒居。不闻新欢笑,但睹旧诗书。艺檗意弥苦,耕山食无馀。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薄俗易销歇,淳风难久舒。秋芜上空堂,寒槿落枯渠。薙草恐伤蕙,摄衣自理锄。残芳亦可饵,遗秀谁忍除。徘徊未能去,为尔涕涟如。
    33阅读
  • 哀病骢呈致用

    枥上病骢啼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蒋欲折腰。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蹋康衢怕小桥。半夜雄嘶心不死,日高饥卧尾还摇。龙媒薄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22阅读
  •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初出成都闻哭声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25阅读
  • 水调歌头·隐括楚词答朱实甫

    宋代马迁鸾
    把酒对湘浦,独吊大夫醒。当年皇览初度,饮露更餐英。服以高冠长佩,扈以江蓠薜芷,御气独乘清。谁意椒兰辈,从臾武关盟。哭东门,哀郢路,悄无宁。人世纷纷起灭,遗臭与留馨。一笑远游轻举,三叹道长世短,晦朔自秋春。洗眼看物变,朝菌共灵椿。
    53阅读
  •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

    宋代勿翁
    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更不周郎回顾。尚喜庭萱春未老,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醉余更作婆娑舞。又谁知、灵均心事,菊英兰露。最苦当年哀郢意,因甚夫君未许。却枉使、蛾眉见妒。在再章台才十载,笑关河、失报应旁午。愁读到,楚辞句。
    47阅读
  • 九章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
    1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