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译文和注释

译文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25-226
2、作品白话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编辑提供.

注释

野水参(cēn)(cī)落涨痕,疏林欹(qī)倒出霜根。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
欹倒:倾倒。

(piān)舟一棹(zhào)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扁舟:一本作“浩歌”。
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人间斤斧(fǔ)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创:砍掉。
夷:削平。
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yuán)枝。
成:一本作“会”。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第二版):225-2262、作品白话译文内容由朝阳山人编辑提供.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赏析

赏析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诗题名其画为“秋景”,有的记载称这幅画为“秋景平远”,或作“秋山林木平远”。综合各种称谓来看,“秋景”是对这幅画的内容总的概括,而具体呈现秋景的则是山水及林木,所谓“平远”即是指画中辽阔的水面景象。

  第一首题咏诗的着眼处在于水面及其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

  诗中写的画景是一幅“水乡秋色”,或可称作“水乡秋意”。首二句给读者展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把“野水”和三四两句联系来看,画中的水面是很远阔的。首二句所写是近处的岸边景象。“参差”是不整齐之意,这里是形容水和岸相接处的形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突出许多干地,同时水也停留在一些曲折处,于是水岸边呈现出参差之状,夏季烟水弥漫时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下面继以“落涨痕”,表明秋水下落后旧日水涨淹没的岸边河床又都呈露出来了。这句展现出的是一派湾荒水涸的景象。次句写岸边景物。“疏林”点明秋景,与末句“黄叶村”前后相应,构成秋象。首句所写的水岸也可认为是冬天的景象,而“疏林”既别于木叶尽脱,更不同于枝叶浓密,只能是袅袅秋风中的树林。“疏林”下接以“欹倒”,使形象丰富多姿,更富画意。“出霜根”生于“落涨痕”,涨痕退落后霜根露出,一“落”一“出”,上下相应。“落涨痕”与“出霜根”,在“疏林”的映照下,具有浓厚的深秋意味。

  三四两句,再在展向远方的画笔疏淡处着眼,逗出人情。这两句展现的画面是,一舟棹向远方,尽处林木数点。面对这令人心神旷远的自然境界,于是诗人问道: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啊?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诗人发挥自己的想象,于景物中融入人情,如同幕后隐语,启示读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

  组诗第二首着眼于溪山林木,此诗后二句说:“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可知这幅画内是有山的,是位于近处。这里树木龙蛇般蜿蜒屈曲的枝干同臆想中江南的黄叶村、有猿猴在其林间栖息的险山急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赋予画面以悠然无尽的情味,在景物中融进人情,引发读者情思。

  七绝的写法,一般是前二句叙写事物,后二句抒发情思。第一首诗虽全章在题咏秋景画,仍于前二句着重以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以亲切的时节风物之感。后二句在用淡墨略加点染之际,凭虚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的情感,画景之外,情调悠扬,极耐人寻味。这两首诗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将眼前的溪水、扁舟、树木枝干同想象中的景物融为一体,拓展了画面内涵,情味深长。苏轼才气横溢,情调高远,其诗善于驰骋神思,翻空出奇。其题风景画诗无论长篇短章,都能不停滞于物象,常从生活联想中蔚发奇思,丰富了画的意趣,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参考资料:

1、胡国瑞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33-434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拼音版参考

()
(shuǐ)
(cān)
(chà)
(luò)
(zhǎng)
(hén)
(shū)
(lín)
()
(dǎo)
(chū)
(shuāng)
(gēn)
(biǎn)
(zhōu)
()
(zhào)
(guī)
()
(chù)
(jiā)
(zài)
(jiāng)
(nán)
(huáng)
()
(cūn)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作者

苏轼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10阅读
  • 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
    24阅读
  • 寄中书李舍人纾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52阅读
  • 陪中书李纾舍人夜泛东池

    看月复听琴,移舟出树阴。夜村机杼急,秋水芰荷深。石静龟潜上,萍开果暗沈。何言奉杯酒,得见五湖心。
    13阅读
  • 寄中书李舍人

    唐代张南史
    昨宵凄断处,对月与临风。鹤病三江上,兰衰百草中。题诗随谢客,饮酒寄黄翁。早岁心相待,还因贵贱同。
    18阅读
  •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一作寄上中书李相公)

    昏旦倦兴寝,端忧力尚微。廉颇不觉老,蘧瑗始知非。授钺虚三顾,持衡旷万机。空馀蝴蝶梦,迢递故山归。
    16阅读
  •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画时应遇空亡日,卖处难逢识别人。唯有多情往来客,强将衫袖拂埃尘。
    13阅读
  • 书李秀才壁

    干戈阻上日,南国寄贫居。旧里荒应尽,新年病未除。窗风连岛树,门径接邻蔬。我有闲来约,相看雪满株。
    16阅读
  • 水龙吟·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63阅读
  • 【双调】沉醉东风_秋景挂绝壁

    秋景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对酒对酒问人生几何,被无情日月消磨。炼成腹内丹,泼煞心头火,葫芦提醉中闲过,万里云山入浩歌,一任傍人笑我。避暑避炎君频称竹榻,趁新凉懒裹乌纱。柳影中,槐阴下,旋敲冰沉李浮瓜。会受用文章处士家,午梦醒披襟散发。举子辞辛苦桑枢瓮牖,夸荣华凤阁龙楼。脱布衣,披罗绶,跳龙门独占鳌头。今日男儿得志秋,…
    7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