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十三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查阅典籍:《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原文

孟子之辞职,最深层的原因恐怕就是本章孟子所说的了。他这种忧国爱民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抱负,他这种不怨天尤人、乐天知命的优良品德,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这就是一代圣贤所必然要具备的修养。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s://www.ywzj08.com/wenzhang/164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相关推荐

  • 《孟子·第十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孟子意识到是自己轻率的言论致使齐国伐燕,所以他决定辞职返乡。从这件事中,他也悟到一个人的言论对别人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因此他对陈子解说了商人垄断市场的根由,从中揭示出言论垄断思想的危害性。其目的就是希望人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有爱民的思想。孔子尚且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而何况孟子自己呢?所以,“有过则改,善…>…...

  • 《孟子·第十一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孟子之采取辞职的行为方式,是因为他能“吾日三省吾身”,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也不能象泄柳、申详一样安身,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了。>…...

  • 《孟子·第十二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孟子之采取辞职的行为方式,是因为他能“吾日三省吾身”,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也不能象泄柳、申详一样安身,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了。>…...

  • 《孟子·第十四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本章亦是全篇总结。从第一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始,孟子从“爱民”这一大主题下,延伸到忠于职守的问题,第五章孟子劝说蚳蛙的进言,就是忠于职守的问题,因为真正的忠于职守即是爱民。然后孟子又谈到自己的辞职,通过别人的评论,阐明了求职与辞职的根本原因。从这一篇中,我们看到的是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广大胸…>…...

  • 《孟子·第三节·公孙丑章句下》读解

    爱民所必需具备的修养除了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崇,相互推许外,还有一条就是戒“贪”。本章通过孟子与他的学生陈臻的问答,表明了孟子的不贪。很多人就是因为自己的贪欲而忘记了人民,从而也就不“爱民”了。王道依靠的是什么呢?是“礼”,是司法,是爱民,就是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有了这些,人…>…...

  • 《孟子·第十三节·离娄章句下》读解

    一个成年人上要养老,下要育儿女,这是人间常情,所以孟子认为这算不上是大事,而是每一个成年人必为之事。然而,父母亲的去世,则是人情的大变;人们遭遇到这种大变,往往会过分隆重或是过分草率,所以孟子认为这是大事。不能因为地位不一样,就可以违背社会行为规范,就可以不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所以,如果亲人死了,我们…>…...

  • 《孟子·第十三节·公孙丑章句下》解析

    这一段话不分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的孟子的思想感情是极复杂的。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孟子的学生是很不错的,在这时深知老师的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老师也是很不错的,坦率承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平时说“不怨天…>…...

  • 《孟子·第十三节·公孙丑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可是以前我曾听老师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孟子说:“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从历史上来看,每五百年就会有一位圣贤君主兴起,其中必定还有名望很高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来看,已经超过了五百…>…...

  • 《孟子·第十三节·告子章句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鲁国君想让乐正子执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个消息,高兴得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公孙丑问:“乐正子能力很强吗?”孟子说:“不。”公孙丑问:“他有知道深谋远虑吗?”孟子说:“不。”公孙丑又问:“他识多见广吗?”孟子说:“不。”公孙丑又问:“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孟子说:“他为人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