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词语:

    祭酒

  • 拼音:[  jì jiǔ  ]
  • 注音:ㄐ一ˋ ㄐ一ㄡˇ
  • 五笔:WFI ISGG

祭酒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以酒祭祀或祭奠。

⒉  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⒊  指出行的饯别酒。

⒋  汉魏以后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引证解释

⒈  以酒祭祀或祭奠。

《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 十八年, 世祖 崩, 圣祖 截髮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 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

⒉  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 荀卿 三为祭酒焉。”
司马贞 索隐:“谓 荀卿 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
明 许浩 《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於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盖饮食聚会,必推长者先祭。 胡广 曰: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示有先也。”

⒊  指出行的饯别酒。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今将下东道,祭酒而别 秦。”
王琦 汇解:“祭酒,谓祖道祭也。古者出行,必有祖道之祭。”

⒋  汉 魏 以后官名。 汉 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 西晋 改设国子祭酒, 隋 唐 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 清 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

郑逸梅 《逸梅丛谈·妙喻》:“我师 程瑶笙 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 郎士宁 的意味。”

国语辞典

⒈  酹酒祭祀或祭奠。

《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

⒉  古代宴飨时,先由尊长者酹酒祭神,故称为「祭酒」。

《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明·许浩《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⒊  年高德劭、举足轻重的首脑人物。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杜少卿是此间诗坛祭酒,昨日因有人说起佳作可观,所以来请教。」

⒋  职官名。汉平帝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晋初改置国子祭酒;隋唐以后则置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之主管官,至清末废。

英语翻译

to offer a libation, person who performs the libation before a banquet, senior member of a profession, important government post in imperial China

祭酒(ji jiu)同音词

  • 急救[jí jiù ]紧急救治:~危重病人。
  • 急就[jí jiù ]1.速成;匆促而成。 2.见"急就篇"。
  • 积久[jī jiǔ ]1.谓经历很长时间。
  • 鸡酒[jī jiǔ ]1.鸡和酒。 2.指简单的酒菜。
  • 继舅[jì jiù ]1.继母的兄弟。
  • 剂救[jì jiù ]1.调和弥补。
  • 虀臼[jī jiù ]1.捣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 2."辞"字之隐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絶;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同虀,辞同辞。后因以称极好的文词。
  • 击咎[jī jiù ]1.古代称土星散变后的天体之一。
  • 疾咎[jí jiù ]1.病患祸害。
  • 疾疚[jí jiù ]1.泛指疾病。

祭酒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