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ǒ)
  • 词语:

    渔火

  • 拼音:[  yú huǒ  ]
  • 注音:ㄩˊ ㄏㄨㄛˇ
  • 五笔:IQGG OOO
  • 词性:名词

渔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渔船上的灯光,火把。

lights on fishing boats;

引证解释

⒈  渔船上的灯火。

唐 钱起 《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宋 汪元量 《满江红》词:“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櫂歌更在鸳鸯浦。”
清 孙枝蔚 《夜入真州》诗:“但见船头渔火明,忽闻黄帽报初更。”
严辰 《夜航船》诗:“渔火在远处河边闪烁,船底从蟹簖上轻轻擦过。”

国语辞典

⒈  渔舟中的灯火。

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诗:「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渔火(yu huo)同音词

  • 迂惑[yū huò ]1.迂腐而迷惑。
  • 余豁[yú huō ]1.指零头。
  • 余活[yú huó ]1.犹馀生。
  • 余火[yú huǒ ]1.《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按,大火﹐即心宿。夏历五月黄昏,大火见于正南方,方向正位置最高;夏历七月之后,星位逐渐西降,知暑尽秋至。后因称西降的大火星为"余火"。
  • 余货[yú huò ]1.多馀的财物。
  • 畬火[yú huǒ ]1.火耕时所放的火。
  • 榆火[yú huǒ ]1.《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汉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本谓春天钻榆﹑柳之木以取火种,后因以"榆火"为典,表示春景。
  • 遇祸[yù huò ]1.遭遇祸患。
  • 狱货[yù huò ]1.指狱吏受贿所得之物。
  • 愚惑[yú huò ]1.愚昧而迷乱。 2.蒙蔽,使人迷惑。

渔火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