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í)
()
  • 词语:

    执壶

  • 拼音:[  zhí hú  ]
  • 注音:ㄓˊ ㄏㄨˊ
  • 五笔:RVY FPO

执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引证解释

⒈  酒壶的一种。宴会时秉持斟酒,故名。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迎春 道:‘此是上边筛酒的执壶,你平白拿来作甚么?’”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你抱着执壶,在席上与娘斟酒,这回不见了壶儿,你来赖我。”

国语辞典

⒈  手拿酒壶。

《西游记·第一二回》:「唐王见了,先教收拾行囊马匹,然后著官人执壶酌酒。」
《红楼梦·第二二回》:「宝玉执壶,迎春送酒。」

⒉  一种酒壶,旁有把手,状似茶壶。

《金瓶梅·第三一回》:「我后边看茶,你抱著执壶 ,在席上与娘斟酒。」

执壶(zhi hu)同音词

  • 执笏[zhí hù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 2.称臣。
  • 植笏[zhí hù ]1.犹持笏。指为官。
  • 至乎[zhì hū ]1.犹至于。到;达到。乎﹐表趋向的助词。 2.犹至于。连词。连接上文﹐另提一事。
  • 指呼[zhǐ hū ]1.指挥;使唤。
  • 支糊[zhī hú ]1.应付。
  • 纸虎[zhǐ hǔ ]1.纸扎的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 治忽[zhì hū ]1.亦作"治曶"。 2.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声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适《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鉴观治忽﹐审择后先﹐大化所覃﹐右文为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乱"。"治忽"即"治乱"。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 治曶[zhì hū ]1.见"治忽"。
  • 治护[zhì hù ]1.治疗护理。
  • 质觳[zhì hú ]1.谓质对较量。觳,通"角"。

执壶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