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不见译文和注释

注释及译文

译文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杀了他,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注释

⑴“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与李白天宝四载(745年)在山东兖州分手后,一直未能见面,至此已有十六年。

⑵佯(yáng)狂:故作颠狂。李白常佯狂纵酒,来表示对污浊世俗的不满。 ⑶“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

⑷怜才:爱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⑹“头白”句:李白此时已经61岁。杜甫这时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别的老友就可以相见了,故云归来。

不见赏析

赏析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像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李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也是“世人”的不公。“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此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480-481
2、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五)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50-151

不见拼音版参考

()
(jiàn)
()
(shēng)
(jiǔ)
(yáng)
(kuáng)
(zhēn)
()
(āi)
(! )
(shì)
(rén)
(jiē)
()
(shā)
()
()
()
(lián)
(cái)
(。 )
(mǐn)
(jié)
(shī)
(qiān)
(shǒu)
(piāo)
(líng)
(jiǔ)
()
(bēi)
(。 )
(kuāng)
(shān)
()
(shū)
(chù)
(tóu)
(bái)
(hǎo)
(guī)
(lái)

不见作者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179阅读
  •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16阅读
  • 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香

    【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2]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3]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4]谁知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5]
    211阅读
  • 寄人·不见当年丁令威

    【寄人】不见当年丁令威,年来处处是相思。若将此恨同芳草,犹恐青青有尽时。
    128阅读
  • 燕子矶口占·来家不见母

    【燕子矶口占】来家不见母,〔1〕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181阅读
  • 行路难五首

    唐代贺兰进明
    君不见岩下井,百尺不及泉。君不见山上苗,数寸凌云烟。人生赋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忧煎。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不乏杖头钱。寒夜邀欢须秉烛,岂得常思花柳年。君不见门前柳,荣耀暂时萧索久。君不见陌上花,狂风吹去落谁家。邻家思妇见之叹,蓬首不梳心历乱。盛年夫婿长别离,岁暮相逢色已换。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君不…
    27阅读
  • 君不见,简苏徯

    君不见道边废弃池,君不见前者摧折桐。百年死树中琴瑟,一斛旧水藏蛟龙。丈夫盖棺事始定,君今幸未成老翁,何恨憔悴在山中。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
    24阅读
  • 不见来词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20阅读
  • 思不见

    但见出门踪,不见入门迹。却笑山头女,无端化为石。
    19阅读
  • 好事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月期花信尚参差。功名更难卜。何事四时俱好,□一杯一曲。
    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