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ǒu)
()
  • 词语:

    守礼

  • 拼音:[  shǒu lǐ  ]
  • 注音:ㄕㄡˇ ㄌ一ˇ
  • 五笔:PF PYNN

守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引证解释

⒈  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清 恽敬 《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守礼(shou li)同音词

  • 授历[shòu lì ]1.见"授历"。
  • 寿礼[shòu lǐ ]1.祝寿的礼节。 2.祝寿的礼品。
  • 收礼[shōu lǐ ]1. 收受礼物。如:拒不收礼。
  • 收理[shōu lǐ ]1. 收拾并整理。如:收理一下厨房。
  • 收吏[shōu lì ]1.旧称负责收取钱物的低级官员。
  • 收利[shōu lì ]1.收取利益。
  • 首戾[shǒu lì ]1.犹首罪。指罪行最重者。
  • 受厘[shòu lí ]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 受礼[shòu lǐ ]1.接受别人的敬礼。 2.接受别人的礼物。
  • 受理[shòu lǐ ]1.接受诉状,进行审理。

守礼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