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shòu)
()
  • 词语:

    寿礼

  • 拼音:[  shòu lǐ  ]
  • 注音:ㄕㄡˋ ㄌ一ˇ
  • 五笔:DTF PYNN
  • 词性:名词

寿礼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祝寿的礼物。

给姥姥上寿礼。

birthday present (for an elderly person);

引证解释

⒈  祝寿的礼节。

《晋书·乐志下》:“遮尹羣后,奉寿升朝。我有寿礼,式宴百僚。”

⒉  祝寿的礼品。

《红楼梦》第二六回:“我的寿礼还没送来,倒先扰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以后便天天来,説是买来送京里甚么中堂寿礼的,来一次加一点价,后来加到了二万四。”
乔羽 《果园姐妹》第一场:“我给姥姥上寿礼,栗子摘满一竹篮。”

国语辞典

⒈  祝寿时所送的礼物。

《红楼梦·第二六回》:「我的寿礼还未送来,倒先扰了。」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自己不便合那邓门上交涉,叫家人王福去结交了他,说明是送院上寿礼,托他从中吹嘘,是必要赏收的。」

寿礼(shou li)同音词

  • 授历[shòu lì ]1.见"授历"。
  • 收礼[shōu lǐ ]1. 收受礼物。如:拒不收礼。
  • 收理[shōu lǐ ]1. 收拾并整理。如:收理一下厨房。
  • 收吏[shōu lì ]1.旧称负责收取钱物的低级官员。
  • 收利[shōu lì ]1.收取利益。
  • 首戾[shǒu lì ]1.犹首罪。指罪行最重者。
  • 受厘[shòu lí ]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刄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骃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 受礼[shòu lǐ ]1.接受别人的敬礼。 2.接受别人的礼物。
  • 受理[shòu lǐ ]1.接受诉状,进行审理。
  • 守礼[shǒu lǐ ]1.遵守礼教,奉行礼制。

寿礼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