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瘞字拼音:
  • 瘞字部首:
  • 瘞字五笔:UDWF
  • 瘞字笔画: 15
  • 瘞字笔顺 捺、横、撇、捺、横、横、撇、捺、撇、捺、撇、捺、横、竖、横
  • 5
  • 10
  • 半包围结构
  • KKOG
  • TGOB
  • 00114
  • 4053
  • 761E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埋葬。 晉•潘嶽 《西征賦》:“夭赤子於新安 ,坎路側而瘞之。” 唐•韓愈 《祭十二兄文》:“生不偕居,疾藥不親,斂不摩棺,瘞不繞墳。”

⒉  埋藏;隱藏。《新唐書•魏徵傳》:“大理卿馬曙有犀鎧數十首,懼而瘞之。” 元•張可久 《紅繡鞋•三衢山中》曲:“仙橋藏老樹,石筍瘞蒼雲。”

⒊  審;明白。古方言。《方言•第六》“瘞,審也。齊楚曰瘞。”

统一码

瘞字UNICODE编码U+761E,10进制: 30238,UTF-32: 0000761E,UTF-8: E7 98 9E。

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瘞【卷十三】【土部】

幽薶也。从土㾜聲。於罽切

说文解字注

(瘞)幽薶也。艸部曰。薶者、瘞也。二篆爲轉注。幽者、隱也。隱而薶之也。絫言之則曰瘞薶。从土。㾜聲。於罽切。十五部。疑古音當在八部。合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