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硻字拼音:
    kēngkěng
    多音字
  • 硻字部首:
  • 硻字五笔:AHND
  • 硻字笔画: 13
  • 硻字笔顺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折、捺、横、撇、竖、横折、横
  • 5
  • 8
  • 上下结构
  • SEMR
  • HXG
  • 77602
  • 9706
  • 787B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kēng(ㄎㄥ)

⒈  古同“铿”,金石声,

⒉  击石声。

其他字义

kěng(ㄎㄥˇ)

⒈  刚。

统一码

硻字UNICODE编码U+787B,10进制: 30843,UTF-32: 0000787B,UTF-8: E7 A1 BB。

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硻【卷九】【石部】

餘堅者。从石,堅省。口莖切

说文解字注

(硻)餘堅也。也各本作者。今依廣韵、集韵、類篇正。按硈下當云石堅聲。硻下當云餘堅聲。皆轉寫之譌。葢自䂹至磿八篆、皆皃石聲。下文訓堅之礊與此訓堅聲之硻硈義固別也。論語曰。鄙哉硜硜乎。又云。硜硜然小人哉。其字皆當作硻硻。叚借古文磬字耳。硜者、古文磬字也。鏗爾舍琴、亦當爲硻爾。又樂記石聲磬磬、當爲硻。釋名。磬者、磬也。其聲磬磬然堅緻。當作硻硻然堅緻。从石。堅省聲。按此當云臤聲。淺人所改也。臤、堅也。讀若鏗鏘之鏗。硻口莖切。按古音在十二部。眞耕之合也。俗作䃘。韓退之詩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