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

  • 煬字拼音:
    yàngyáng
    多音字
  • 煬字部首:
  • 煬字五笔:OJGR
  • 煬字笔画: 13
  • 煬字笔顺 捺、撇、撇、捺、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折、撇、撇
  • 4
  • 9
  • 左右结构
  • FAMH
  • UORO
  • 96827
  • 3568
  • 716C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煬(炀)yàng(一ㄤˋ)

⒈  烘烤。《說文解字》:“煬,炙燥也。”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煬之。”

⒉  就火取暖。《淮南子•齊俗》:“冬則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灶口。”

⒊  炎熱的。《新唐書•卷一四五•楊炎傳》:“時方煬,旱人情騷攜,群臣皆請赦文喜,帝不聽。”

统一码

煬字UNICODE编码U+716C,10进制: 29036,UTF-32: 0000716C,UTF-8: E7 85 AC。

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煬【卷十】【火部】

炙燥也。从火昜聲。余亮切

说文解字注

(煬)炙燥也。从火。昜聲。余亮切。十部。謚法。好內遠禮煬。去禮遠衆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