漙

  • 漙字拼音:
    tuánzhuān
    多音字
  • 漙字部首:
  • 漙字五笔:IGJF
  • 漙字笔画: 14
  • 漙字笔顺 捺、捺、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捺、横、竖、捺
  • 3
  • 11
  • 左右结构
  • EJII
  • VFDS
  • 35143
  • 3350
  • 6F19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tuán(ㄊㄨㄢˊ)

⒈  (露)盛多:“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其他字义

zhuān(ㄓㄨㄢ)

⒈  古同“”,水名。

统一码

漙字UNICODE编码U+6F19,10进制: 28441,UTF-32: 00006F19,UTF-8: E6 BC 99。

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uán

〈形〉

(1) 形容露水多 [dewy]

零露漙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2) 露珠圆的[round]。如:漙漙(露多的样子。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

康熙字典解释

漙【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露多貌。《詩·鄭風》零露漙兮。亦作團。《杜甫詩》玉露漙淸影。漙或作團。

《集韻》豎兗切,音腨。義同。

朱遄切,音專。與湍同。水名,出酈縣。或作漙。《集韻》或作。亦省作

说文解字

漙【卷十一】【水部】

露皃。从水專聲。度官切

(湍)疾瀨也。瀨、水流沙上也。疾瀨、瀨之急者也。趙注孟子曰。湍者、圜也。謂湍湍縈水也。趙語爲下文決東決西張本。从水。耑聲。他耑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