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弒字拼音:
    shì
  • 弒字部首:
  • 弒字五笔:QSYA
  • 弒字笔画: 13
  • 弒字笔顺 撇、捺、横、竖、撇、捺、捺、横、横、竖、横、横折、捺
  • 3
  • 10
  • 左右结构
  • KCIPM
  • OSHB
  • 43940
  • 1710
  • 5F12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shì(ㄕˋ)

⒈  古時稱臣殺君、子殺父母:弒君。弒父。

统一码

弒字UNICODE编码U+5F12,10进制: 24338,UTF-32: 00005F12,UTF-8: E5 BC 92。

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暂无详解,欢迎补充。

康熙字典解释

弒【卷三】【殺部】

臣殺君也。《易》曰:“臣弒其君。”从殺省,式聲。式吏切文二重四(重三)

说文解字注

(弑)臣殺君也。經傳殺弑二字轉寫旣多譌亂。音家又或拘泥。中無定見。多有殺讀弑者。按述其實則曰殺君。正其名則曰弑君。春秋正名之書也。故言弑不言殺。三傳述實以釋經之書也。故或言殺、或言弑。不必傳無殺君字也。許釋弑曰臣殺君。此可以證矣。殺在古音十五部。弑在一部。本不相通也。弑漢石經公羊作試。二字同式聲也。白虎通引春秋讖曰。弑者、試也。欲言臣子殺其君父不敢卒。閒司事。可稍稍試之。釋名曰。弑、伺也。說同。皆本文言傳之意。易曰。臣弑其君。文言傳文。从殺省。式聲。式吏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