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

  • 髀字拼音:
  • 髀字部首:
  • 髀字五笔:MERF
  • 髀字笔画: 17
  • 髀字笔顺 竖、横折、横折、捺、横折、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 9
  • 8
  • 左右结构
  • BBHWJ
  • LWNE
  • 76240
  • 7549
  • 8734
  • 9AC0

字义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⒈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统一码

髀字UNICODE编码U+9AC0,10进制: 39616,UTF-32: 00009AC0,UTF-8: E9 AB 80。

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股部;大腿 [hip]。如:髀肉(大腿上的肉);髀髋(大腿和臀部)

(2) 髀骨,大腿骨 [hip bone]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淮南子·人间训》

(3) 又如:髀枢(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

康熙字典解释

髀【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說文》股也。《釋名》髀,也。在下稱也。《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

《祭統》殷人貴髀。《註》爲其厚也。

《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廣韻》傍禮切,音陛。與䯗同。或作䏶。

说文解字

髀【卷四】【骨部】

股也。从骨卑聲。䠋,古文髀。并弭切

(髀)股外也。各本無外。今依爾雅音義、文七命注、玄應書、太平御覽補。股外曰髀。髀上曰髖。肉部曰股、髀也。渾言之。此曰髀、股外也。析言之。其義相足。大部曰奎、兩髀之閒也。从骨。卑聲。幷弭切。十六部。

(䠋)古文髀。從足者、足所恃以能行也。鄭司農注周禮典同曰。鍾形下當䠋。按其文義當是庳之假借。庳、卑也。列女傳。古者婦人身子。寑不側。坐不邊。立不䠋。按其文義。當是跛之假借。今兩書皆譌作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