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吏译文和注释

译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问新安吏:“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注释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更:岂。

“府帖(tiě)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次:依次。
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
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líng)(pīng)
伶俜:形容孤独。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相州:即“三男邺城戍”之“邺城”,今河南安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lěi),练卒依旧京。
旧京:指东都洛阳。

掘壕(háo)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仆射:指郭子仪。
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新安吏赏析

赏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定制:男女十六岁为中男,二十一岁为丁。至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又改以十八岁为中男,二十二岁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撇在一边,跳过一层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为这样一问,就可以把新安吏问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官吏很狡黠,也跳过一层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难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来压人。讲王法已经不能发生作用了,于是杜甫进一步就实际问题和情理发问:“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这在杜甫是又逼紧了一步,但接下去却没有答话。也许官吏被问得张口结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愿跟杜甫啰嗦下去了。这就把官吏对杜甫的厌烦,杜甫对人民的同情,以及诗人那种迂执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跟官吏已经无话可说了,于是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怀着沉痛的心情,把这些中男仔细地打量再打量。他发现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之所以父亲不来,是因为前面说过“县小更无丁”,有父亲在就不用抓孩子了。所以“有母”的言外之意,正是表现了另一番惨景。“瘦男”的“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显得他们无亲无靠。怀着无限的痛苦,但却茫然而无法倾诉,这就是“独伶俜”三字展现给读者的情形。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泪站了很久,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便见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青山白水也呜咽不止。似幻觉又似真实,使读者惊心动魄。以上四句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它在前面与官吏的对话和后面对征人的劝慰语之间,在行文与感情的发展上起着过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是杜甫劝慰征人的开头几句话。本来中男已经走了,他的话不能讲给他们听。这里,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讲的话补叙在这里,又像是中男走过以后,杜甫觉得太惨了,一个人对着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语。那种发痴发呆的神情,更显出他茫然的心理。抒发悲愤一般总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处却似乎在进行收束。“使眼枯”、“泪纵横”本来可以再作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杜甫却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发枯,收起奔涌的热泪吧。”然后再用“天地终无情”来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终无情”在后一笔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泪全部吞进肚里。这就收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艺术效果。这种悲愤也就显得更深、更难控制,“天地”也就显得更加“无情”。

  杜甫写到“天地终无情”,已经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然而这一场战争的性质不同于写《兵车行》的时候。当此国家存亡迫在眉睫之时,诗人从维护祖国的统一角度考虑,在控诉“天地终无情”之后,又说了一些宽慰的话。相州之败,本来罪在朝廷和唐肃宗,杜甫却说敌情难以预料,用这样含混的话掩盖失败的根源,目的是要给朝廷留点面子。本来是败兵,却说是“归军”,也是为了不致过分叫人丧气。“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唐军讨伐安史叛军,可以说名正言顺,但实际上又谈不上爱护士卒、抚养分明。另外,所谓战壕挖得浅,牧马劳役很轻,郭子仪对待士卒亲如父兄等等,也都是些安慰之词。杜甫讲这些话,都是对强征入伍的中男进行安慰。诗在揭露的同时,又对朝廷有所回护,杜甫这样说,用心良苦。实际上,人民蒙受的惨痛,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地刺激着他沉重而痛苦的心灵。

  一方面,当时安史叛军烧杀掳掠,对中原地区生产力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是空前的。

  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在平时剥削、压迫人民,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又昏庸无能,把战争造成的灾难全部推向人民,要捐要人,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这两种矛盾,在当时社会现实中尖锐地存在着,然而前者毕竟居于主要地位。可以说,在平叛这一点上,人民和唐王朝多少有一致的地方。因此,杜甫的“三吏”、“三别”既揭露统治集团不顾人民死活,又旗帜鲜明地肯定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读者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时的人民虽然怨恨唐王朝,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眼泪,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表达了作者对应征的“中男”的无限同情之心。

新安吏拼音版参考

()
(háng)
(xīn)
(ān)
(dào)
(xuān)
()
(wén)
(diǎn)
(bīng)
(jiè)
(wèn)
(xīn)
(ān)
()
(xiàn)
(xiǎo)
(gèng)
()
(dīng)
()
(tiē)
(zuó)
()
(xià)
()
(xuǎn)
(zhōng)
(nán)
(háng)
(zhōng)
(nán)
(jué)
(duǎn)
(xiǎo)
()
()
(shǒu)
(wáng)
(chéng)
(féi)
(nán)
(yǒu)
()
(sòng)
(shòu)
(nán)
()
(líng)
(pīng)
(bái)
(shuǐ)
()
(dōng)
(liú)
(qīng)
(shān)
(yóu)
()
(shēng)
()
()
使(shǐ)
(yǎn)
()
(shōu)
()
(lèi)
(zòng)
(héng)
(yǎn)
()
()
(jiàn)
()
(tiān)
()
(zhōng)
()
(qíng)
()
(jun1)
()
(xiàng)
(zhōu)
()
()
(wàng)
()
(píng)
()
()
(zéi)
(nán)
(liào)
(guī)
(jun1)
(xīng)
(sàn)
(yíng)
(jiù)
(liáng)
(jìn)
()
(lěi)
(liàn)
()
()
(jiù)
(jīng)
(jué)
(háo)
()
(dào)
(shuǐ)
()
()
()
()
(qīng)
(kuàng)
(nǎi)
(wáng)
(shī)
(shùn)
()
(yǎng)
(shèn)
(fèn)
(míng)
(sòng)
(háng)
()
()
(xuè)
()
(shè)
()
()
(xiōng)

新安吏作者

杜甫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
« 上一首
下一首 »

猜你喜欢

  •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1]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2]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185阅读
  •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79阅读
  •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164阅读
  • 新夏感事(百花过尽绿阴成)

    【新夏感事】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对晚晴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近传下诏通言路,己卜余年见太平。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惟有涕泗横。
    245阅读
  • 新年作(乡心新岁切)

    【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369阅读
  • 新台(新台有泚)

    【新台】新台有泚,河水渳渳。[1]嬿婉之求,籧篨不鲜。[2]新台有洒,河水浼浼。[3]嬿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4]燕婉之求,得此戚施。[5]
    201阅读
  • 新树兰蕙葩(新树兰蕙葩)

    【新树兰蕙葩】新树兰蕙葩,杂用杜蘅草。终朝采其华,日暮不盈抱。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怅望何所言,临风送怀抱。
    150阅读
  •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眷言访舟客)

    【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183阅读
  •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竹树日已滋)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154阅读
  • 新夏歌(晓木千笼真蜡彩)

    【新夏歌】晓木千笼真蜡彩,落蕊枯香数分在。[1]阴枝拳芽卷缥茸,长风回气扶葱茏。野家麦畦上新垄,长畛徘徊桑柘重。刺香满地菖蒲草,雨梁燕语悲身老。三月摇扬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
    208阅读